博文

游记:向心殷殷探英伦:国王学院图/文太行山

伦敦国王学院拥有550年的历史,曾经是英国“皇家和宗教”机构之一,它隶属于剑桥大学,但完全独立自治管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进入这所学校要购买门票,这让我有些许不解。我曾经去过美国的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都是自由行,而且这些世界顶尖名校的校园都是开放式的,没有明确的界限,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2-04-27 07:38:08)

移民故事:刘姐
刘姐,天津人。出生高贵,历经数十年的革命改造,她的贵气犹存。穿着讲究,总是整整齐齐,头发整齐,人也整齐;总是干干净净。衣服干净,人也干净。举止优雅,抬手移足有静气,言语不多显素养。感觉像母亲,也有些像姐姐。她很少参加华人聚会,不太合群。
她数次出入美国,后来黑了下来,为了外甥女。萨斯期间老伴染疫她只好回去。老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22-04-27 07:20:56)

意外的收获

闲来写了几个文字小段,回忆了儿时读完小时的一些轶事及老师。时光荏苒,有不少老师的名字不记得了,特别是我的启蒙老师,只记得姓王。还有初小毕业时的杨老师,记得是十里桥人,多方打听,都没有结果。思来想去,肯定是我记错了。
我把这些小段转送予好友们看看,结果有了意味的收获。以下是好友们的回复。
天月德合:叙写当年小学读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影视乱弹1《天道》中的“孝道”
作者:太行山

电视剧《天道》中的主人翁丁元英,在谈到怎样对待病危的父亲时说:“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应如此”,“没钱的子女多了,办到哪里算哪里,尽心尽力是标准,办到什么程度不是标准”。
丁元英的“孝道”是“尽心尽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2022-04-25 17:02:58)

初中生活点滴一伙食
我上的中学全名叫东寨农业中学,也叫半耕半读中学,主要特点是学生不转户口,不吃商品粮。我们农村娃娃每年把生产队分到的粮食交到化北屯粮站,粮站再按照每年三百六十斤的标准供给学校,这样下来我们学生每天有一斤的伙食。粮站供给我们的粮基本都是粗粮,具体的说就是玉茭子面和高粱面,我们顿顿就吃这两种饭食,据说也有少量细粮和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4-25 09:39:24)

在特别的日子22
疫情来了,悄悄的来啦,搅动了整个世界,让人们淬不及防。地球村的人们争论不休,轰轰烈烈,真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还在继续,什么时候结束,不得而知。
这次疫情是一面镜子,从中看到人类的渺小,无知,无奈。在对抗疫情的过程中看到人类的自私,无赖,丑恶。看一个人怎么样,就是在遇到困难的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5 08:14:06)
回国小记(二)山西 7月25日芝加哥起行。
26日中午抵达北京,坐高铁达太原,中午太原转车,硬卧,当日下午五点余爷孙达宁武,住建荣家。
28日,上午有客,其一是同乡同学发小老友满堂、应堂。中午应邀参加妻的同学聚,住建荣家。
29日中午小玲家,有聚。晚应运河邀请,参加同乡会,住建荣家。。
30日参加同学同乡会,住建荣家。
31日参加内亲聚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4 12:09:04)

游记:向心殷殷探英伦

作者:太行山2019年8月5日启程,去欧洲看看,这是我多年的心愿,如今有现,难免高兴。
这次一同前往的有三拨人,最先去的是儿媳妇和大孙女,她们从北京出发,其次是亲友五个人,从长沙出发,第三拨就是我们,有六个人,从芝加哥出发。都是同一天到达,我们是最迟到达的。这是我们第三次一起旅行了,第一次是2017年,美国国家公园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4-24 12:01:21)
在特别的日子21
时至今日,这儿的疫情好像被人们遗忘了,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9月8日小朋友们开学了,今年是别样的开学。没有以前的到学校和老师的见面会,没有准备一大堆用品交到班级,只是去学校取回来一本厚厚的大大的课本。还有是公立学校的学生每天的校餐变现,发到了一张卡上,每人每月350元,你可以凭卡去超市购买食物。一切是平静的,好像如常一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