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参学33:
今天参学《六祖坛经》第四品定慧品: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32:
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逍遥禅:
六祖[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31:
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30:
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逍遥禅:
韦刺史又问六祖大师:“弟子经常见那些学佛人,有的是出家的僧人,也有在家的俗人,都念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和尚他们真的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请大师[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9:
今天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
师曰:“是。”
公曰[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8: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逍遥:六祖大师说:“善知识!如果[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7: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6: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逍遥:韦刺史又问六祖大师:“弟子经常见那些学佛人,有的是出家的僧人,也有在家的俗人,都念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和尚他们真的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请大师破疑。” 师言:&ldqu[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5:今天参学《六祖坛经》第三品疑问品: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磨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磨初化梁武帝,帝[
阅读全文]
《六祖坛经》参学24:今天继续参学《六祖坛经》般若品: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逍遥:善知识,我有一个偈子叫《无相颂》,你们要好好读诵。不论在家还是出家人,就依这个偈子修行。如果不依照这个偈子修行,仅仅是读诵这个偈子,是没有用处的!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