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字木兰花
平生系念
除了儿时都悔遍
若许重行
莫谓斯程不再征
可惊心者
我辈今宵将弃舍
似奠如殇
万户城中雪正扬
网友原照发布时附有说明:“到医院去看望友人,出来时正在下雪,友人也就是这几天了……”
[
阅读全文]

正是刚能饱腹时,思芽思蓓上纷枝。
百花成烬余芳在,一脉初苏新义驰。
启塞原求通德赛,牺牲岂为造神旗。
一毛自纵哓哓呓,此日公民方九思。
[
阅读全文]

離了秦城戕腦矣
啥理啥情
那裡輪流系
金棍銀槍邀寵比
凶罡燈燼失煌庇
綠野紅塵曾不異
若許重來
要秉人文契
何苦藏頭兼露尾
桓碑下面留迷戲
[
阅读全文]
笔者出生上学在北京,平平一生中认识接触的上海人一时难以数计。从亲身经历知:把上海以外的国人都唤作“乡下人”(犹记杭州罗老师初到上海就学时被人问“侬乡下啥地方来?”气忿忿反应“我杭州什么时候成了乡下!”)的应是些没有见识的上海人,足为上海人之辱;同样,在历来五方杂处的北京,凡随意轻蔑“外地人”的也尽属没见识的“北[
阅读全文]

剧终是戏是人生
且去将行不再逢
欲把双眸重对视
无情时刻见深情
2007年12月
[
阅读全文]
老生常谈,音译外文名字(不是意译也不是另起名)的第一规则是“名从主人”。
中国人有在音译时给人家另外起名的恶习(有意调侃和戏耍之举并不在此论列),某中文论坛上并曾有人百尺竿头再加一尺,说“名从主人”不对,译名的确定应依从译文读者的喜好。那还叫不叫“译”名,您自己说去吧。
反对“名从主人”,真有什么道理么? 各位[
阅读全文]
这是两本书的书中之问。
较近的一本是前苏联的小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后半期进入中国,书名就是《你到底要什么?》。当时国人看到的这部小说系内部出版物,封面简单至极,只是黄纸黑字,人称“黄皮书”。
再往前的那本书是《天命——1945至49年中国内战的一个记录》,作者是那一年代美国国务院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分析美国因何在中[
阅读全文]
摒弃“大国崛起”,全民励精图治——正路思考
中国人既然这么聪明,聪明得可以到处为人师,为什么世世代代不能像比较“不聪明”的民族那样形成同舟共济的共识?为什么不能学会组织起来并且造成共同遵守的制度?为什么中国人仿佛只有聪明但缺少智慧?
对于“大国崛起”这个口号(是否由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先生首倡的“和平崛[
阅读全文]
此时距美国二零一六年大选还有三天。这一点思索若得发表,应能赶在大选结果出来之前。笔者认为创普不会赢得此次大选,但这一点个人预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说说这个:为什么创普不配作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
经历了立国、内战、各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世界大战、(二战)战后的欧洲重建、超级大国的核武对峙等等等等锻炼之后的美国政治,尽管难免面临新的[
阅读全文]
您要说是“从新华社编印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编者署名辛华;“Trump特朗普”条见其1973年7月修订第2版402页右上第三行),早知道啦,用不着再说”,我不能跟您抬杠。以下“再说”的这些,无非自说自话,理理所思而已。
一望可知,与“川普”或“创普”等等不同,这个至迟四十多年前出炉的“Trump特朗普”条目,非为目前的美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