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丘比丘和印加贵族
九月中与几位朋友从利马飞到印加故都库斯科,休息一天后,在印加帝国时期的重镇奥扬泰坦博,登上印加铁路列车,目的地马丘比丘。72公里行程,旅游列车在峡谷中沿河而下,一路窗外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遗址分布在马丘比丘和华纳比丘两座山峰间狭窄的马鞍形山脊上,海拔2430米。从悬崖边远望,周围群峰环绕,乌鲁班巴河在峡谷中蜿蜒曲折[
阅读全文]

谢雪红在大陆的几个片段(2)
杨克煌70年代初,写下谢雪红在228事件中领导起义和逃离台湾的经过。关于谢在起义中的角色,有诸多争议。杨的记述,有为谢在台盟遭到指控后辩护的痕迹。他与谢67天的逃亡经历,则是第一手资料。协助他们躲避逃亡的人,大多是两人亲友和台共时期的党内同志。谢杨的庞大家族网络,在两人危难之际,不畏危险竭力相救。具有军人身份[
阅读全文]

谢雪红在大陆的几个片段(1)
谢雪红被称为“台湾第一女革命家”,其实她还是“中国第一女革命家”。近代中国能付诸行动建党、组织武装、筹组政治党派参与建国,完全靠一己之力建立政治影响的女性,找不到第二位。
谢是彰化人,前半生在台湾度过,年幼时家贫被卖做童养媳、做过女工、留学苏联、台共创始成员、坐过日本殖民当局监狱。二二[
阅读全文]

世界自然遗产塞米恩国家公园
塞米恩(Simien)山脉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是“非洲屋脊”比西尼亚高原一部分,海拔超过4千米。此地山峦起伏,峡谷纵横崎岖,台地高耸入云。悬崖陡峭,深切直下千米,从高处极目远望,远景壮阔辽远。塞米恩山国家公园是徒步者天堂,成立于1969年,1978年入选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塞米恩山脉经历数千万年侵蚀风化,形成独[
阅读全文]

-朝闻狐猴夜宿沙洲
马尼亚河源自马达加斯加中部马达高原,穿过山川和原始森林,由东向西蜿蜒曲折,渐渐流入平原地带,最后汇入莫桑比克海峡。
6月正值南半球冬季,在留尼汪和毛里求斯度假后,顺道来马达加斯加一游。行程包括马尼亚河漂流三天。下了飞机,开车驶过马达高原。第二天,在马尼亚河与马哈吉罗河交汇处,与八位马达水手会合,登上小船西里[
阅读全文]

西南荒原上的重载列车
独立日假期,开车周游北美西南四州。与高速公路并行的铁路,不时驶过超长列车编组,长度超过三公里,两百节挂车,集装箱累成上下层,由多个内燃机车头牵引。
最震撼的一幕,是一排六个内燃机车牵引的重载货运列车。在并行的公路上,都能感觉到二百米外列车带来的震动。这种BNSF内燃机,每台6000马力,整个列车编组达到惊人的三万[
阅读全文]

跑步看温哥华
五月路过温哥华,白天访问博物馆,早上跑马观花城市景观和几个知名地标。
温哥华缩写Van和Vancity,译成“温”或“温城”。温城城如其名,冬天不冷降雨量极高。在温哥华一长串绰号和别名中,就有一个“雨哥华“(Rain-couver)之称。其它有趣的外号,还有“温斯特丹”(Van-sterdam),因为和阿姆斯特丹一样,也以休闲植物闻名;温[
阅读全文]
成了抖音受害者
周六上午沿水牛河慢跑,下午陪LP去Kroger超市。LP在蔬果部采购,我落单走到到啤酒货架。Kroger布置了特殊啤酒专架,收集几十种罕见品种,俨然是个小型啤酒博物馆。
正在观赏一款咖啡啤酒,没注意到三个衣着时尚的teenagegirls走近,被其中一个一把抱住,说我是她妈妈boyfriend。我说不是,认错人了。她笑着对另两位说“他就是”。然后不容分[
阅读全文]

音乐人轶事
80年代,在北京认识一位音乐人孟卫东。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82级作曲系,分配在某艺术团体从事创作。他的朋友圈也多为作曲家。
孟说当时北京乐坛青年作曲家有“四小虎”之说,他、某部文工团的作曲家李晓李是其中两个,其他两人已经完全没有印象,大概都是他们中音作曲系的同学吧。李做过什么曲目,已记不清楚。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音[
阅读全文]

被国内博主盗版,还替我编辑
几天前发现21年初的博文被国内博主盗版,十篇系列,在“水木社区”中国近现代史栏目登了九篇。第十篇有台方空军的一份悼词,含有“剿匪”两字,盗版者没敢登出来,倒是特意编辑文章,将该文标题也从目录中删除。自我保护意识挺强,不想被有关部门请喝咖啡。
盗版者bluesmaster,蓝调大师,昵称“高速公路上的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