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英国Wales游玩:开车历惊险,看海景
今天一大早全家去麦当劳停车场的充电站给汽车充电。然后女儿开车去Wales的沿海城市Pembrokeshire.我们在此处一个店里有幸吃了一种炸小鱼,味美!又要了一份儿!
英国的车不好开!开车方向从左前行,出口处(roundabout!)又非常令人confuse。加上开往Wales沿海地区的路多是“羊肠小道”,好像车进入以后,两边连插针的缝儿都[
阅读全文]

伦敦拾零(四)
-古建筑,狮子,厕所
上次说过,伦敦的地铁非常方便,四通八达。伦敦也很大,据说有一千万人。
我们一家四口在街上逛街,若是不进咖啡店,街道上公厕很少。偶尔碰到公厕,没有钱进不去门(20-50pence,相当于美国的25-50美分)。有时我的手机Applepay也扫不进去。好在扫信用卡可以扫进去。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
伦敦的街头到处可以看[
阅读全文]

伦敦拾零(三)
-BoroughMarket
我一大早起来,就去了伦敦有名的BoroughMarket.这里的人气十足,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世界级的联合国小吃街。我虽然算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在瑞士曾经生活过六年,在美国也和不少其他国种的同事交往过。但是,身临这个市场,我又觉得自己“摸不着头脑了“。这个市场里的人讲什么话的都有,我充期量也只能听出英式英语,美式[
阅读全文]

伦敦拾零(二)
-大英博物馆和老剧
接受了当今伦敦的民族大杂烩,也就眼见不怪了。地铁里坐着各种肤色的英国人,个个英国腔,什么样的组合都有。比美国更有滋味儿。美国更多的是民族大杂但是不烩在一起。
再见了,“傲慢与偏见”书里的英国人!
言归正传:伦敦是个了不起的城。你既可以欣赏高山流水,也可以倾听下里巴人。
今天上午吃了一[
阅读全文]

伦敦拾零(一)
-起初印象
英国在我的脑海里就是“傲慢与偏见”,“哈姆雷特”,英国女王伊丽沙白,英国的教堂和贵族及英国的名著,英国的walkers饼干等等。
昨天早上从美国飞到了伦敦,伦敦机场很大,机场的标记都是英语,所以也感觉不到自己是不是出了美国。但是看到机场有许多工作人员都是讲印度英语的英国移民,我才意识到了自己不是在美国[
阅读全文]
文学城也是江湖
我进文学城至今已经二年多了。文学城里有位阎润涛大侠仙逝,这件事惊动了许多美国华人,我大学的同学群里公布了他仙逝的消息,我也因此才知道了文学城和博主这个江湖。因为好奇,我也入了这个江湖,当了博主,探一下风。
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进入文学城完全是通过手机版APP.进城后,我会首先点一下新闻(通常是乱七八糟的新闻),然后点[
阅读全文]
背包背后的故事
我1989年去瑞士留学,二十几岁,下班后约同事一起外出逛街。同事是一位年轻瑞士男士。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背上的背包递给他,让他背。他当时身上没有背包。然而,他拒绝了我,并且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当时很尴尬,只好自己背着。在中国的时候,男生女生一起出门,总是男生为女生背包,我也养成了习惯。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在国外自己背[
阅读全文]

手刃榴莲
本人生平喜食榴莲肉,却从未亲自从之果中采之而食。曾在国内街上买过被人打开过的榴莲,也在北美店里买过冰冻的已经剥好的榴莲。
最近友人团购了一箱榴莲果,我取了一只回家,雄心勃勃,手刃榴莲。然而手中的榴莲果皮上密布牙齿,如同鲨鱼的牙齿一般尖厉!它们马上灭了我的锐气。我不得不放下菜刀,换了一把刀刃短的长刀。我小心翼翼地找它的入[
阅读全文]
两根藤条儿的故事
我住的地方有个要道,它是一个古老的桥洞,每天人们上下班都必开车经过它。
几个月前,这个桥洞从上面伸下两根约长有几米直径五厘米的藤条。人们开车经过的时候,总想绕过它们。怕它们和车顶有摩擦。然而桥洞较窄,只有两个车道的空间,正反两个方向。我每天上班经过这个桥洞的时候,总要想办法躲过藤条儿。
我忍不住了。终于有一天[
阅读全文]
读圣经:我们眼中的梁木
马太福音7:3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7:4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圣经是一部很难读懂的书。书中的话语是神启示(古)人写下的神的话语。我九十年代来美国,之后参加了教会的每周五查经小组,另外也私下读完了圣经至少一遍。虽然我有20-30年的读经学习的经历,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