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一次写面,果然引来很多朋友的回响,真是地不分东西,人不论南北,各人都有人生记忆中的一碗面!我挑选抄录几段:
在休斯顿的舅舅回忆起一副对联:“二仟年古吴水,伍佰碗老汤麺。”慨叹:“俱往矣,不知何时再嚐‘红汤如琼麵似玉’。”
华盛顿皮肤科大名医彭医生太太说”從小最盼望的也是一碗熱騰騰的陽春麵,慢慢的還可以點一[
阅读全文]
目前到处空气紧张,昨天是四月愚人节,不敢说话,说什么都怕被误会当笑话。接续将军牛肉面的故事,今天再说点南北大众都爱的一碗面吧。上篇说到我在台湾食神张北和开的牛肉面店里面没有吃到他的牛肉面,至今有点遗憾,更遗憾的是前两年听说食神也归位了,这碗面也就再也吃不到了。人到中年才知道很多事虽然听起来不太难,但往往一生却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也[
阅读全文]
昨天下午努力写博客,在文字中彷徨,忘了窗外太阳西下。写完看微信,是Milbrae大名鼎鼎的皇城家宴的王老板发的一张照片照的是我家后门,下面一条微信写着:“拿了一点食品挂在了车库门上,疫情期间就不打扰了。”开门一看,王老板给我送来了熟的卤牛腱好几条,生日本雪花牛肉几包,还有其他。看着这些真不知说什么好,想着这两天到处空城,处处恐慌,餐厅[
阅读全文]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在好笑。好像还听到天空中那些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先生们的笑声,在说:“小鬼,下巴托托牢,弄弄就要喇叭腔。”真是冤枉我啊,我这几天学写博客,都讲吃的,满脑子都是山珍海味,远离高科技,没空想机器。这个题目的来源是现在住在澳大利亚84岁的老上海,我朋友的妈妈陈家老太太,在看了我咸菜黄鱼的文章之后,兴之所至,微信落笔如神[
阅读全文]
前天小笼包热热的出炉后,有关爱我的老朋友劝我说何必调戏大文学家梁实秋写的婴儿吸乳呢?极受教。写文章给别人看真要小心,李敖活着的时候,常常到法院告别人诽谤他,凶得像横行的螃蟹,难怪皇帝如果看到一两句不喜欢,就要起文字狱了,抄家灭族充军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又算什么。昨夜偶读台湾老报人卜大中先生的回忆,说起他参与的国民党自由派刊物《综合月[
阅读全文]
昨天剪彩开博,开场的一篇讲的是吃猪排,就把博客的网址发给了一小群酒肉朋友,想不到猪排天下皆知,反响热烈,不少人来哈喽哈喽。比我年长的说他帮外婆提菜篮子的时候每人每月只有一斤猪肉,花言巧语和菜场卖肉的商量,求他心软匀些不需要肉票的肉骨头回家。真不知道这个病毒搞下去美国会不会也要发猪肉票。还有几个看了都说直接今天在家做猪排了。还有老朋[
阅读全文]
闭门散记之一:炸猪排
旧金山封城后,一直在想不上班了该做些什么。大萧条要来了,好恐慌,但又无可奈何。抛开一切,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在家四补:补睡,补喝,补读书,补练身体。可是几天后发现在家这么迟钝的生活,不用跟着高科技转,也不愿天天听凄凄惨惨的病毒消息,糊里糊涂地生活,好像跟小时候的心态状况有点差不多。中午看着桌上焦黄的炸猪排,突然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