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个人资料
博文
https://youtu.be/BaYBU2Q6xVg?si=ttR8ZHAv_iuL-zii 老师不管跟哪个层次的人说话,都可以从众生的烦恼切入,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兜兜转转总是最后都能说到一切都是梦境,即使你现在睁着眼醒着也是,要成道。这个是因为小孩子,老师就没提大乘第一义谛,估计老师怕小孩子理解不了(不过第一义谛也不是用来理解的,哈哈哈)。感谢杨宁老师不厌其烦地叫醒众生。 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https://youtu.be/jxMXNKhlRQk?si=x477c7o_OlkFVISS 偶然听到的,随喜两位实证师兄,讲的很好。 我刚刚了悟知见的时候也一样,特别想与人分享。到现在也是时不时的想告诉别人,现在和刚开始不一样的是,尽量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像两位主持人说的,听你说并且保持礼貌的人,是在持忍辱戒啊!),考虑到谈论这些很令人讨厌,哈哈哈哈。。。 但是,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玉屏风”亦为中药名。有益气固表、防御风邪的功效,好像为肌表卫气不固之人加了一面御风的屏障,而且珍贵如玉,故有此名。此名方出自元代医家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一书,由防风、黄芪、白术(炒)三味中药组成。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02 15:14:42)
中醫將蕁麻疹的治療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風寒證:風團色粉白或粉紅,遇冷或風吹則加劇,得熱則減輕,多冬春發病,治宜疏風散寒。方用桂枝湯或桂麻各半湯加減。 2.風熱證:風團色紅,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秋發病,治宜疏風清熱。方用消風散加減。 3.腸胃實熱:風團出現時伴有腹痛、便秘、噁心、嘔吐等症狀,治宜疏風解表,通腑泄熱。方用防風通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02 04:41:21)
气血是生命的能源,人体的五脏六腑、骨骼经络,乃至毛发皮肤都必须依靠气血的滋养,只有气血充足通畅,身体才会结实硬朗、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远离疾病。气和血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可导致血虚,而血虚可导致阴血亏损,加重气虚。 气血两虚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血两虚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虚常表现为面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夏天湿热较多,皮肤病也较多,特别是对湿热体质的人,内湿外湿两湿夹击,各种皮肤病就来了。出现了又红又热的皮疹,当归苦参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归苦参丸由:当归,苦参,两味药组成。 具有凉血,祛湿的功效。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对血燥湿热引起的湿疹、荨麻疹、毛囊炎等皮肤疾病可取得良好效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病因病机(根本是:心火旺,脾气虚) 由于先天不足,禀性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湿热邪,蕴聚肌肤而成;或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两侧对称的腘窝、肘窝、踝关节内侧,病初,可见患处红斑,继而出现丘疹、水泡,自觉瘙痒,日久患处皮肤变厚而粗糙,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迁延难愈。 本病中医分三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黄煌治疗过敏性鼻炎多强调患者的体质状态。临证常用的处方有小青龙汤、葛根汤加川芎辛夷、麻杏石甘汤、八味除烦汤、玉屏风散、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辛夷、桔梗、川芎等。 1、过敏性鼻炎概述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所产生的鼻粘膜过敏反应,典型的症状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它的过敏原种类相当多,主要有尘螨、霉菌、跳蚤、花粉等。其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4-05-20 05:33:39)
《素问?调经论》中提到:帝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榖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先说一下“寒包火”吧,属于外寒里热,体表风寒外束,体内一团火闷在里头,这种情况常见于感冒发热,哮喘、肺炎,会有什么表现呢? 怕冷怕风的同时烦躁口渴,怕风怕冷是因为体表风寒散不出去,口渴烦躁是因为内热郁积在体内,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平时体质是比较好的,属于“实证”。 治疗上既要用“麻黄、桂枝”这类辛温药散风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