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牛斋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帕格尼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1-08-09 03:37:39)

(三)俄罗斯是“战斗的民族”吗? 不知从何时起,“战斗民族”成了俄罗斯民族特色的代名词。其实,这是不全面的。除了“战斗”之外,还有多重民族性缠绕在一起。要给俄罗斯这个民族下定义,是一件很难的事。有个俄罗斯诗人说过“俄罗斯是一个谜,只能感知和触摸,永远也不可能用理性来理解”。 俄罗斯这个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民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1-08-07 05:27:54)

不久前看了一本书《北京的胡同》,非常有意思,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历史,特别是名字的由来。其中提到不少胡同没有名字,就用数字,如廊坊二条、东单十条等。文革破四旧,很多胡同改名字。东单有一条“干面胡同”,文革期间改名叫“瑞金街十六条”。记得看到文革和“十六条”,不知触动了哪跟神经,浑身不寒而栗。1966年8月8号,中共通过了《中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21-08-03 06:01:37)

最近厨房里总是有小飞蛾飞来飞去。上网查原因,原来这种小蛾子叫pantrymoth,专门寄生在厨房柜橱里存放的食品中,特别是谷类。家里的面袋里发现过,早餐的cereal盒子里也出现过。以后用夹子把口袋夹紧,还是无济于事。我就琢磨,会不会买来里面就有虫卵。 看见小飞蛾就拿着苍蝇拍追着打,一下找不到苍蝇拍就追着用手拍。昨天家里领导发现,米桶里也飞出一只小飞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1-07-31 05:35:11)

中俄之间有太多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文化差异和不对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俄罗斯人和中国人的关系是国交之本。 (二)老大哥和小老弟 中国革命的“红色教父” “苏联老大哥”,这是一个时代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称谓。整个的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命运和俄罗斯人紧紧的交织在一起。可以这样说,没有苏联,就没有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时代周刊》是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今年评选出世界上100个最棒的地方。这个“最棒”是个什么概念呢?英文原文是“100GreatestPlaces”,评选委员会解释他们的评选标准说,过去的一年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特别是旅游业。除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历史文化外,今年评选考虑的重点是“好客”“热情”(hospitality),酒店业的调整和改进。 看来这次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1-07-26 04:07:58)

李宗伦,俄罗斯问题专家,在俄罗斯学习工作近30年,是莫斯科华人侨领。目前担任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主席、俄中友好协会中央理事会理事等职务,为促进俄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得“彼得大帝”勋章、“朱可夫元帅”勋章等荣誉。他对俄罗斯有着透彻的了解,潜心研究俄中关系多年,写过许多专题文章。最近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21-07-23 03:53:39)

跳蚤市场是个博物馆,是不同寻常的博物馆,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浏览跳蚤市场上的物品,展现在眼前的是历史,是文化,是异国情调。 跳蚤市场是收藏家的淘金宝地,不管你喜欢收藏铜币还是拐杖,钟表还是纽扣,在跳蚤市场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跳蚤市场是赌徒的乐园,2013年,一个纽约人在跳蚤市场花了3块钱买了一个中国青瓷花碗,拿去鉴定,估价220万美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听短波的爱好,一半的目的是为了偷听“敌台”,另一半纯粹是为了寻找神秘的电台,听不同的语言,猜是哪个国家。现在才知道,这第二个目的也是很多无线电爱好者们的一个爱好,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DXing。把收听频率和时间记下来,上网一查就能查出来是什么电台,不用猜了。 退休以后花不少时间DXing,很有趣。今天做第三次汇报。 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华盛顿市政府这个星期刚刚宣布,所有办公室恢复对外开门办公,所有员工回办公室上班。只见社交媒体上怨声载道,不想回去上班。有人不想干了,干脆就此退休。 疫情把人惯坏了,早上不用早起,不用化妆打扮,不用挤地铁,不用在拥堵的道路上开车…穿着睡衣睡裤就可以在家里上班。 退休是人生一件大事,必须考虑周到。不同情况下退休有不同的利弊,现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1-07-14 05:40:16)

PaulTheroux是美国作家,擅长写游记,特别是坐火车旅行。80年代,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坐火车纵贯中国东西南北,写了一本书叫《RidingtheIronRooster》。在书中他栩栩如生地描写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很多事我们自己不太在意,经他一写,才顿悟,是啊,中国人就是这样。因为他还会说中文,所以特别喜欢跟中国人聊天。书中有一个篇章,专门写他对中国人“笑”的困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