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48.走马观花加拿大 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排世界第二,比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还多30多万平方千米,据官方2007年公布的数字,人口为3千万多一点,是我国人口13亿的四十几分之一。对此我常想:如果国内大街上如潮的人流中40个去掉39个,那该是何等的清静?如果国内40家的住房面积让一家去住,那又是何等的宽敞?如果把我们40个人的生活资源集中给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7.加国生活衣食住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无非是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前面说过了加拿大的交通,现在絮叨一下衣食住等方面我的所见所闻。 西服是西方国家的主流衣装。从我们东方的大公司都要求职员西装革履推断,加拿大的上班族更应该衣冠楚楚,其实际并不是这样。西方人平常穿着都很随便,常常是休闲服,旅游鞋,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儿子在仅次于微软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6.加国交通面面观 加拿大地广人稀,汽车相当于国民的两条腿,出门必有车,无车不成行。缘于此,说加拿大是一个架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毫不夸张。据我所见,他们的家用轿车十分普及,一家有两、叁辆车的现象很普遍,甚至人手一车,上至耄耋老者,下到刚刚成年之人。由于他们起步较早,驾车出行已经超越了代步远足的阶段,提升到了享受的水平。路上跑的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5.不辞生死尝野菜 初来乍到,有时儿子陪我们出去转悠,有时我俩自己到处溜达,恰逢六、七月份正是加拿大春夏交替的季节,花开草长,欣欣向荣,一切都很新鲜。 路边空地见缝插针的灿灿黄花最先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近一看,原来是咱们农村经常拔来熬汤的“黄花苗”——中国人钟爱有加的蒲公英。按照中医理论,蒲公英清热解毒,而现代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4.儿子家住多伦多 坐上儿子3.7升排量的克莱斯勒越野吉普,转瞬之间来到离机场不远的儿媳公司,儿子说要和她一块回家。 见离下班还有时间,我就围着那圆形的公司大楼转悠起来。尽管这个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上下窗明几净,里外一尘不染,大白天仍旧灯火辉煌,但却没见到一个令人生厌的保安。这时我不由得想起国内,有一次路过市电视台时心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3.漂洋过海北美洲 二儿子鹏飞2002年被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生部录取,2004年取得计算机硕士学位,次年在留学生中找到了意中人喜结连理。为能早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两人双双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参加了工作,置买了别墅,热切盼望我们夫妻到北美共享天伦之乐。 接到小两口的邀请,我们夫妻俩喜不自禁:30年来,我和太太为生活奔波,为教育子女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2.历尽磨难多半世 人一生大概也就只有耄耋之年。如果我的有生也在这个范围的话,就有必要对走过的约三分之二的历程回顾总结,因为它是我一生中贡献家庭、贡献社会的重要阶段,更因为它让我千锤百炼历尽沧桑。 我出生在一个“小土地经营”成份的家庭里,因为在毛泽东时代不是依靠对象,父母亲在人前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熏陶,使我从小养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1.人生多味罹横祸 年轻时我总觉“事在人为”,对“人有旦夕祸福”一类的说法,简单地将它归结为宿命论,在企业中的几次遭遇,彻底转变了我的观念。 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事情。在一个积雪皑皑的下午,两个正上初中的儿子放学后偷懒不愿上澡堂。看他妈妈的督促不起作用,我就起身领他俩去搞个人卫生。由于过度信赖自己脚上长筒胶鞋那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0.企业内部有“高手” 我们郑州水泥厂办公室主办的报纸取名《郑州建材报》,由我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报头,原半月出一期。随着经验的积累,慢慢地改为十天一期,最后达到每周一期。由办公室主任王正民任主编,我们三个编辑具体组稿、报审、排版后交河南化工厂下属劳动服务公司印刷厂承印,每期支印刷费500圆,稿费每500字20圆。记得我出教育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39.转行郑州水泥厂 从教育界跳槽之后,转行到了企业郑州水泥厂。 我之所以落脚这个地方,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爱人刘梅玲已经在1985年经巩县知青公司调入郑州水泥厂,当时认为两人同在一个单位可互相照顾;二是当时国家经济过热,在泡沫经济的刺激下,效益红火的郑州水泥厂急剧膨胀,求才若渴;三是郑州水泥厂属省市级企业,规格高,背靠大树好乘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