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文:(日本)星野道夫诵:江小北
“又快到了,好像嗅得到气味。”“总是突然就来,让人措手不及。”
没错,阿拉斯加的冬天,一向都是在某一天突然就来报到,昨天还踩着白桦树和白杨树的落叶,一下子就变得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可是,为什么初雪又让人雀跃呢?接下来就要进入漫长又黑暗的冬季,从天上飘下来的雪片却又如此迷人。明明还舍不得[
阅读全文]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文:余秋雨诵:南飞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一直认为,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
阅读全文]
《山野的黄昏》文:费守疆诵:王曼
太阳刚落山,老蔺头把半导体揣在挎兜里。赵晓波唱的包公赔情,让他的眼圈儿有点发红。乡里的祭祀堂,距离乡养老院也就二里多地儿,相互都能看到。乡里人开玩笑,说叫流水作业。
此时,落日尽最大的努力,把最美的一面留给了黄昏,坐落在幔岗上的小院套,还挺色致的,一排五间的草盖砖房,是当初知青点的宿舍。乡[
阅读全文]
《生命是一场流浪》文:蒋勋诵:清印
独自旅行,时间特别悠长,可以十几小时,坐着不动,只看车窗外流逝的风景。
丘陵起伏、河水潺湲;落尽叶子的荒疏的树林,或者一无景致的大平原上流动着淡淡的早春气候的寒烟。
这些似乎熟悉又不熟悉的风景。熟悉,是因为萍水相逢,我与风景,不过都在流浪途中。不熟悉,是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告别,那车窗[
阅读全文]
《山想》文:田维诵:江小北
如果可以,我愿意住在山脚。
就在山不远的地方,被丛生的植物和花朵环抱。门前,会精心用红砖砌了花坛,会种了蔷薇,小菊和硕大的葵花。我亲手油漆的木门,是清澈的天青色。
一处不需要很大的园子,却要充溢主人的爱意和快乐。
养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狗,一只眼神温柔的老牛。或许还会有一群小鸭。有一小块荒芜了[
阅读全文]
《山里女人》文:佚名诵:环佩叮咚
山一样高大、健壮,土地一样厚实、质朴;说话粗声大气、大大咧咧;干活手脚麻利、浑身有劲;走路如夏天擦过山头的风一样疾速,也一如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山间雨,这就是山里女人!
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赋予她们粗犷的性格,是深沉激越的大山熏陶了她们的气质,这些抹锅边碗边炕边,一直在田边干活的女人,个个起早[
阅读全文]
《带酒江月》文:简媜诵:澜潭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日[
阅读全文]
《惊梦》文:黄裳诵:Tony
春天下午,是那种给人带来无端慵倦的天气。太阳正好,也许是太好了,才使盛开的花朵低垂,使柳丝飘拂得无力,使杨花毫无目的地漫天飞扬。
十六岁的杜丽娘几乎拿不稳手里的绣绷,针早已停了,彩线也重得拈不起,何况又是那么长。她只好叹口气放下手中的活计。
春香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也许是躲在后楼里打瞌睡。
不知[
阅读全文]
《鲁迅后院的蜗牛》文:陈丹青诵:落草
想起朱安,眼前就浮现一口井。那深深的院落,高高的围墙,阴晦的天气,一个又一个孤寂的上午、下午,夜里颤抖的星星……无不使人联想起“心似枯井”这个词语。即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那八道湾胡同或砖塔胡同,这口井仍一如既往地空旷、孤寂,几乎令人害怕。
鲁迅反感朱安,有充分的理由。1906年接到“母病速[
阅读全文]
《老舍先生》文:汪曾祺诵:张子通
北京东城迺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