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个人观察评论以及转贴一些比较又价值的文章。
博文
(2020-11-27 18:47:56)
我不是想蹭热点,真的不需要。我是这样想的:阎润涛先生是一位公众人物,不论他的初衷是否如此,也是一位作古的人物了,他的经历很能代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留学美国的学生的人生道路,但又有他的无法代替的特点,所以他既值得纪念,也值得分析。 如果他在一所常春藤大学取得终身教职,那么就会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状态。以他的聪明才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现在有的网上文章,图片容易造成一种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如何美好的错觉。有的图片是西方记者或者日本摄影家拍摄的,事实上他们也只能看到允许他们看到的街景,真正的中国人家庭生活他们是无法深入的。这些图片和文字用来怀怀旧也可以,但真的把那个时代想得过于美好就误导青年了。 我小时候住在偏僻的山村,想吃个饼干都吃不到,又哭又闹结果挨了一顿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11-04 19:31:32)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成都《教育周刊》汉心专访报道 汉心简介:著名文化学者,现为香港《亚洲新闻周刊》主笔长期从事人文思想研究和教学实践,著有文论集《人的境况》、诗集《幸存者的风景》、思想随笔《梦游者遐想》等。 1《教育周刊》:先聊一下汉心老师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好的,谢谢能有这样的机会与贵刊分享天伦之乐,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领受了太多祝福的人,这或许多少有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八九学运的见证文字其实很多,但每一份都有独到的价值。不过,我认为几十年已经过去了,亲历者也应该尝试跳出个人经历的角度,从社会科学的学理角度来分析这场运动。 这样的研究其实也已经不少,但我希望简要地提供一点学理角度,供亲历者思考,并在这个框架里重新整理当时的经历和记忆。 我的看法是,运动的初期是一场自发性极强的集体行动,最初的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政府在1961到1965年之间,共进口粮食547亿斤,同期共出口粮食127斤,进出口相抵,净进口420亿斤,年均84亿斤,即年均420万吨。 改革开放以后,从1979年开始,以进口粮食方式减少对农民的征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城市食品供应。从1980年到1990年,中国总共进口粮食13,270吨,年均1200万吨。 2017年,中国进口粮食达1.3亿吨,主要用于饲料加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5-08 08:21:30)
张学良自述其十六岁那年曾大病数月不起,由其父亲手下的基督徒军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会长王少源治好。他晚年承认,“他不仅医治了我的身体,也医治了我的心灵。”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是一个很多青年和学人聚集讲谈之地,张学良曾获王少源赠票,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聆听南开校长张伯苓的演讲《中国前途之希望》。此后,“青年会成为了我常常出入游玩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12-25 13:29:12)
这个过程原本没想写下来,因为太平淡,但是一回想又觉得有的细节也是有趣的。 在西安的时间很短,对于在美国长大的小孩来说,我觉得兵马俑就够好了,主要是视觉冲击,华清池...杨贵妃洗澡,这些内容太复杂了。反正我自己也去过,不过,那是二十几年前了。 西安从来不让我失望。我甚至觉得,我和西安有些神秘的缘分。 我提前在微信上找到一家旅游汽车公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对辩论不感兴趣,当然也祝福那些把方方面面都摆平的华人朋友,只想重申以前在这个坛里说过的原则,再补充一些看法: 1.同事也好,上级也好,职场的关系始终是一种短暂的,不得不在一起的职业关系。同事永远不是朋友。所以,在社交聊天的时候,完全不必认真,只宜多说废话。任何严肃的话题,涉及政治,外交,宗教的话题,都不要碰。永远选择安全的表达方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对黄埔军校一直很感兴趣,去年夏天,专程利用回国的机会,独自去寻访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在长洲岛上,我从酒店出来,打了一辆车,开很长时间才到鱼珠码头,比我想象得要远。从这里花一块钱,就和本地人一样,坐上渡轮,开往长洲。 发现船上还有个游客状的人,一问,是一个从上海来广州出差的,当天就要坐高铁回上海,居然一上午跑来看黄埔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