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看来他不喜欢中国”」2005年10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贯通。2006年7月,这条“天路”正式通车运营。其间近一年里,我无数次在各种报章杂志上看到同样一句话:“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如果读过保罗·索鲁(PaulTheroux)1988年出版的游记《骑着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玛格丽特的字典》 这是奇特的相遇,关于爱与柔情
没有其他的原因
她有花一样的名字
生活在字句之间
形容词像描摹的图画
动词如杂草一样茂密
有些什么穿透了我
从树皮到内心
在爱情故事里,超越爱情
有时甚至没有说出我爱你
但是.........
我们彼此深爱不渝
一个不同寻常的午后
让我在广场的长凳上相遇
她的话语不多
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一封退稿信,是这样写的: 不好意思,您的稿件《安吉拉-卡特:从乖女孩到打破童话禁忌的白巫师》已经审核了,文章通过了咱们的初审,但是复审主编认为稿件作为人物稿可读性较弱,所以很遗憾没有通过。欢迎再次来稿哦。 可读性不强?够婉转的,人家其实是想说:你写的啥?对我有啥用? 比较搞笑的是他们接受了我同期投的300字读后感,说下个星期就给登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作者:冯洁音,来源:澎湃新闻《文化失忆》克莱夫·詹姆斯(CliveJames,1939-2019)的《文化失忆》(CulturalAmnesia)于2007年出版,最初的副标题是“有关历史与文化的必要记忆”,这是他的第十五本评论集,他声称为了这项计划,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并耗时近五年写作完成。《文化失忆》2012年修订重版,增加了一些内容,副标题也改为“写在时代边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天的城市》 文/灵兮 昨天的城市青矮的石墙
那里曾停留过的一小片阳光
如果身边有你
也许我会默默留下将余生安放 昨天的城市街角的孩子
湿乎乎的手指上散发着奶香
如果身边有你
也许我会爱上那座寂静的雪乡 昨天的城市薄的明信片
我曾写下你的名字又撕碎
如果身边有你
也许我会退掉车票结束前世的流放 昨天的城市昏黄的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突然之间》 文/灵兮 你逃开的脚步惊醒了我 我的亲人,孤孤单单的人儿 我知道那是你 冥冥之中闯入我的《寂静之声》 你像一只好奇的小鹿 温顺的头颅无声的倾诉 在爱还没有被彻底驯服之前 我愿千百次地递交赤诚 竖琴的涟漪晃动的枝条颤栗的风 而你的背影一闪而过 我失去你了吗? 我的亲人,孤孤单单的人儿 我仍用琴声呼唤你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贾樟柯曾评价过杨德昌、王家卫、以及李安三位导演,说他们代表了三种创作方向:杨德昌描绘生命经验,王家卫制造时尚流行,李安生产大众消费。无疑,给杨德昌的评价是最高的。1991年,杨德昌正式筹备自己最想要拍的一部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白色恐怖弥漫,李敖和《丑陋的中国人》作者柏杨相继因言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许:我们都会觉得「泛道德化」其实某种程度上在摧毁道德。 罗:对。 许:但这个结论下面这个逻辑链条,到底是什么呢? 罗:因为,我们必须认同「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比如说有一种道德主义,叫做「道德完美主义」,就是说,你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如果道德不高尚,那么强行让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我之所以让你道德高尚,不是为了惩罚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写完这几行点了发送,自己都觉得忏愧,不知道东一句西一句的回答对人家是否有用。 看见这封豆邮的时候,我很惊讶。将心比心,家里有病重的人,患者本人绝望痛苦自不必说,但是作为亲人们不忍心家人备受病痛折磨又伤心离别,心中的煎熬也绝对不少。这个时候四下询问也往往是希望能得到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安慰。 这位提问女孩很聪明,让我想到自己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每座建筑,都隐藏着一个动听的故事每片墙桓,都记载了鲜为人知的历史每块砖瓦,都烙印了文明曾经的辉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石头的史诗它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世界的体验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也塑造了我们<让你秒懂欧洲经典建筑风格|干货收藏>https://mp.weixin.qq.com/s/G8_YYUB6G2YzQ7WfKu4-d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