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雅各提到与“道”有关的几个我们需要留意的方面,分别为听见道、领受道,与行出道。对于听见道,基本上人人都会,因为这是生理上的听力能力的问题,只要有耳可听的,就可以听到。接下来,就是如何领受所听的道。雅各指出人的怒气会在领受道上形成拦阻,所以需要改变自己,脱去怒气等一切的污秽和盈余的邪恶,用温柔的心来领受那所栽种的道。之所[
阅读全文]
第4段,雅各教导信徒如何正确面对试探。雅各首先讲到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之后,必得生命的冠冕。接下来,雅各解释到试探的根源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成功忍受试探(也就是“经过试验”)之后必得生命的冠冕。雅各指出当时有人对试探的看法,是认为试探是从神而来的,即“是神在试探我们、给我们犯罪的念头,要看我们是否顶得住这犯罪的[
阅读全文]
第3段,雅各讲到贫穷和富足的问题。卑微的升高就该喜乐,这一点几乎不会有什么疑问,因为人人都是喜欢升高的。然而,雅各继续讲到,富足的降卑也该如此,这就不那么容易叫人明白了,因为普遍来说,人都是喜欢从低到高的变化,而不喜欢从高到低的变化。雅各为什么要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起说,而且指出对于这两种变化的态度都要是一样的,即都要喜乐呢?这短短的[
阅读全文]
第2段,雅各讲到信心的功用。很特别地,雅各不是从得救的角度来谈信心,而是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的确,当我们只提“因信称义”,或是“因信得救”的时候,是把信心的功用局限在得救的方面。然而,虽然信心在得救上是很重要的,但是信心并不是只是用来让我们过“得救”这一关用的,而是有更广阔的范畴,指的是我们整个人的生活和生命面貌的[
阅读全文]
《雅各书》的作者为雅各。从新约圣经中对几位“雅各”的记载,我们基本可以肯定,《雅各书》的作者是耶稣的兄弟雅各。这位雅各,在耶路撒冷的初代教会中很有名望,被称为是“公义的雅各”。据记载,耶路撒冷的同胞,尤其是穷人,对雅各推崇备至,而耶路撒冷的非基督徒和基督徒都同样赞誉他的敬虔。然而,因为他对贵族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示,使得贵[
阅读全文]
《希伯来书》的作者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指出神在这末世藉着祂儿子,也就是耶稣基督,来晓瑜我们(1:2)。这句话也是为全书定下了基调,即神不仅仅是藉着耶稣基督来做成一件事情而已,而且也是藉着耶稣基督所成就的事情来向我们传递祂的信息,来向我们讲话。所以很显然,既然是神向我们讲话,那么谁敢不听、谁能忽略呢?而对神向我们所讲之话的应有回应,就是&ldqu[
阅读全文]
第22段是整卷书的最后一段,既是作者对信徒的最后劝勉,同时也是对全书的概要总结。作者首先让我们看到他对神的描述:“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13:20)。在语法上,“凭永约之血”也可以是对耶稣的修饰,即“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使凭永约之血而成为群羊大牧人的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
阅读全文]
第21段,作者继续论述他在前一段经文提到的对信徒的三方面劝勉。首先,是与人的关系,就是常存弟兄相爱的心,与他们同哀哭、共喜乐(13:1-3);其次,是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不要贪恋世俗,要追求圣洁,在婚姻和钱财方面要特别留意(13:4-6);第三,是与神的关系,就是按照那些引导他们、传神之道给他们的人的教导去行,不但不要使这些带领的人忧愁,更是不使神的心[
阅读全文]
第20段,作者劝勉信徒要珍惜所要进入的国。在之前的段落中,作者已经鼓励信徒要忍受罪人的顶撞,要在苦难中接受神的管教,塑造合神心意的生命。现在,作者指出,信徒还要在另外的方面追求成长,而不单单只是忍受苦难而已。这其它方面的成长,一个是追求与众人和睦,一个是追求圣洁,一个是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神。总的来说,这三个方面涵盖了了信徒与人、与世[
阅读全文]
第19段,作者开始劝勉信徒要以信心来回应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赎恩典。在之前的段落中,作者已经阐明了什么是信心,并且也列举了许多旧约的人物作为信心的榜样。接下来就是我们自己的回应了。场景发生了改变。那些信心的榜样成了看台上的观众,信徒成了场上赛跑的运动员,而他们所注视的不再是那些信心的榜样,而是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自己了,因为耶稣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