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一书》虽然没有作者的自我介绍,但是从大量的内证和外证的事实来看,作者与《约翰福音》的作者是同一个人,即使徒约翰,是有很殷实的根据的。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可是他们反对的理据都不充分。一般认为,《约翰一书》是约翰于公元90-96年间在以弗所写给信徒的一封书信。本书信的目的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牧养性质的书信,因[
阅读全文]
细细读完《彼得后书》,的确可以感受得到其与《彼得前书》之间在遣词酌句方面的很大不同。难怪有人会认为这两卷书是出自不同作者呢!但是仔细思想两卷书信文笔的不同,也可以理解这些与彼得在两卷书信的不同侧重有关。《彼得前书》侧重在劝勉信徒要为义受逼迫、为行善受苦,所以用非常优雅的文字来进行温柔的劝勉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而《彼得后书》则不同[
阅读全文]
第5段是整卷书信的最后一段,彼得在承接之前提到的假先知和假师傅的引诱和影响之后提醒信徒要记念圣先知预言所说的话和救主的命令。与此同时,彼得也特别提请信徒留意一种错误的言论,即质疑主要降临的应许。彼得指出,这种质疑不是出于虚心的请教和寻求真相,而是这些人随从自己的私欲来讥诮有关主要降临的应许。他们也用看似合理的理由为自己狡辩,因为“[
阅读全文]
第4段,彼得接续之前的论述,讲到要提防那些假先知和假师傅的错误教导和引诱。在前面的论述中,彼得已经警告有人会随从自己的私意来解说先知的话,所带来的的结果就是让人对耶稣基督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回应。现在,彼得具体讲到这些假先知和假师傅的问题和所带来的影响了。在整段论述中,彼得让我们看到三方面的重点。首先,就是这些假先知和假师傅的本质。他们[
阅读全文]
第3段,彼得介绍耶稣基督的真实性。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彼得知道他在前面所写的关于信徒要殷勤、要在认识耶稣基督上结果子的劝勉,都是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真实性上;如果耶稣基督是虚构的,那么他基于耶稣基督的劝勉就不过是无中生有,而信徒也就没有必要去在这些方面持守了。关于耶稣基督的真实性,彼得从两个方面来阐明。首先,这是他自己亲眼所见的。彼得所[
阅读全文]
第2段,彼得讲到他对信徒的殷切提醒。虽然知道信徒们已经晓得这些事情,但彼得深知要趁着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常常提醒他们,因为这关乎到信徒能否永不失脚,关乎到信徒能否丰丰富富进入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那么,彼得如此殷勤要提醒信徒的事情是什么呢?原来就是信徒如何可以承受神宝贵又极大的应许,得以与神的性情有份。彼得说到:“神的神能已经将一切[
阅读全文]
关于《彼得后书》的作者是谁的讨论,算得上是新约圣经书卷中最大的争议之一。虽然书卷一开始就说明了作者是西门彼得,可是这并不能阻止反对意见的提出,因为的确会有冒名的书信出现,我们需要谨慎。反对彼得是作者的主要有三方面的论点。首先,就是《彼得后书》的文风与《彼得前书》截然不同,很难相信两卷书是出于同一位作者;其次,就是《彼得后书》讨论了[
阅读全文]
《彼得前书》是身处罗马的彼得写给散居在同在罗马政权统治下的小亚西亚五个行政省份的信徒的书信。当时,虽然罗马皇帝尼禄对基督徒的逼迫尚未来临,可是彼得分明已经可以感受得到整个罗马社会对基督徒的不理解、排斥,甚至是敌视和挑衅。同时,彼得也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督徒的一些反应,可能是不服,可能是对立,可能是反抗。这些反应对于人来说也算是正常[
阅读全文]
第12段是整卷书信的最后一段。在问安中,彼得简单扼要地总结了他这封书信的内容,就是劝勉信徒,以及证实神的恩乃是真实可信的,以至于信徒要在神的真恩上站立得稳。从整封书信的内容来看,的确正如彼得所概要指出的,因着神的恩典是如此的真实,以至于彼得劝勉信徒要持守真道。这样的持守,不仅仅是牢牢地背诵一些信仰的要义,不仅仅是在逼迫中不否认所信的,[
阅读全文]
第11段,彼得对教会中的长老和年幼的有一番的劝勉。虽然“长老”一词也有“年长者”的意思,与“年幼的”形成对比,但是根据彼得的论述,他更多的是指担任“长老”这个牧养教会的职分信徒。我们可以留意到,无论是对长老的劝勉,还是对年幼的劝勉,彼得都提到将来的赏赐,例如对长老,他说到“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