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老朽多年没有如此激动,兴奋过,您们看过我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回忆”知道,这实际上是“我的回忆”的前言,从前言中知道我撰写“我的回忆”的初衷,一是充实我的晚年生活,二是给我的后人看的。可是,就在感恩节里,我的儿子带着我的两周岁的孙女(还有一个才十个多月的孙子由我儿媳妇带着他去了他外婆那里,平时孙子白天由我们照顾的)来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11-27 16:02:59)
我的童年时代(六) 我又很快在老家距家1.5公里的育才初级小学读三年级,班主任与我家还有点亲戚关系,是一位很敬业的年轻男教师,叫Xz'g。尽管我是土生土长在家乡,但我在上海读了二年书以后,我的同学和家乡的所有人都叫我“上海人”,因为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讲“上海话”,但我与他们都相处的很好。不久,我在那里发现比我低一年级的班级里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11-27 05:04:47)
我的童年时代(五) 在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又一次将我带到上海,这时我的父亲已调到南市区私立两江中小学(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的分校)总务科工作,这所学校所设的班级从幼稚园直至高三都有,我很容易进入了一年级的学习。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很年轻漂亮的音乐女教师,叫薛映梅,她能歌善舞,每当她与一个体育男老师在课余时间在大厅里跳舞的时候,总有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1-26 18:13:41)
我的童年时代(四) 在七岁那年的秋天,母亲第一次带着我去上海看望父亲和哥哥,当然也看望被扫地出门来到上海的外公外婆和在上海工作的三个舅舅。虽然上海距我老家—启东县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但很不方便。 那天上午,从家乘坐人力独轮车花上4-5小时才达到靠长江边的三和港,港口几乎没有任何设施,只有几间普通的瓦房,当时乘坐的乘客不是很多,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11-26 10:18:03)
我的童年时代(三) 在我的记忆里除了逃难以外,我的童年是幸福的,我在家里排行最小,且体弱多病,但很乖巧,尤得母亲和姐姐的呵护和溺爱。由于我从小体弱多病又患有哮喘病,所以我不能或很少与邻居家孩子玩,只能很羡慕地看着他们玩。我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为了呵护,照顾我为我付出了很多精力,受了不少苦。 我母亲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她因排行老大又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1-26 09:34:07)
我的童年时代(二) 在我稍有记忆的时候,听说日本人走了(但不知道是日本投降的缘故),幼小的心灵似乎感到很高兴。并且,父亲也从上海回来,在我家附近的共和镇开了一家酱油店,生意倒还可以,但没有多久,又开始内战不断。我们做孩子不知道怎么又要逃难了?常听大人们说,穿黄军衣是中央军,穿灰色军衣是新四军。老百姓只要到了晚上,从远处传来敲锣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11-25 18:00:22)
二童年时代(一) 我出生于一九四一年的夏天,在江苏省启东县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启东县可能是全国最年轻的县份之一,这里的居民可以说,都来自于江苏省海门县或崇明县,因为,他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语言都和崇明岛人一样。据我父亲说,他跟随着其祖父,父亲他们从海门县移民到此地才五岁,当时距我家往东数里路便是东海。她是由长江上游泥砂冲到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11-25 08:16:01)
撰写“我的回忆”的初衷是为了充实我的晚年生活,因为我提笔撰写“我的回忆”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祖国去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生活,那里没有亲戚,朋友和同仁,没有我所能及的事情,又语言的障碍,似乎隔离了这个世界。 儿子为了让我们能幸福地在那里度过晚年,为我们在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很普通的社区里买了一栋很普通独立别墅,大半辈子住惯了上海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11]
[12]
[1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