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六八年征兵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其他地区的情况,不了解,连听说也没有。虽然同年的兵主要来自上海,青岛,宁波,但相互间从没聊过有关应征过程的事。
就南京地区而言,征兵主要是面向在校高中生,及六六、六七两届的初三学生。对于报名参军学生的审查,不是由各学校的党组织,而是由学校的老师组成的审查小组,这些老师大多遭受过红卫兵批斗和殴打,[
阅读全文]

中军征兵是在每年的11、12月进行,一般在年底前到部队新兵营,兵龄从下一年算。比如,66年底征召的兵,算67年的兵。每年数量不一。招飞、招潜、艺术不在此列。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
据传,文革大乱时,有人建言蒋先生乘机反攻大陆,老蒋摇摇头说了五个字:民乱军未乱。
66年底,由于文革没有征兵,因此部队的到期[
阅读全文]

【清溪村纪事】
清溪村一号在南京后宰门,是我父母于1948年春天盖好的,那是一幢两层楼的西式洋房,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现被列入南京近现代重要建筑名录。
后宰门地区,在明朝以前还是湖岗交错之地,直与紫金山相联。紫金山东南原有一个较大的湖泊,名燕雀湖(南京人俗称前湖)……后来明朝皇帝朱元璋要修皇宫,于是把燕雀湖填了一大半,皇宫的后门叫北[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55:江南往事(二)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09期作者:魏迟婴、于公孙、李西始第十章 化险为夷 蓝壮壁带人到一源堂搜查,搞出的动静不小,惊动了今州的两个大人物——唐四海和朱维信。 先露面的是唐四海。他在家里听见外面喧哗不止,还夹杂着小女儿的声音,就信步踱出宅子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来到一源堂门前,他先招[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54:江南往事(一)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08期作者:魏迟婴、于公孙、李西始第一章 接头失利 江南的深秋,下的是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密密麻麻的牛毛细雨。这种雨通常一下三四天,然后就是那种潮气很重的大雾,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我们那里叫雾露。老人说“三朝雾露发西风”,那是很准的,连续三个[
阅读全文]
1966年仲秋时节,也就是文革大串联正热闹的时候。这天,中央商场南,中山路与石鼓路交汇处,一个少妇与一个老头的争执引来行人驻足围观。少妇神情有些激忿的指责老头图谋不轨,从中央商场大门对面的公交车站一直不即不离的跟到这里。少妇的话激起围观者的愤怒,老头见状赶紧解释,末了露了一手隔空隔丈取物的绝技。老头口中唸唸有词,左手指着少妇,众人顺着老[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53:“马字三号”悬案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07月刊作者:于公孙、李西始一、“马字三号”1930年5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5月中旬,湘赣边界苏维埃代表谭震林、赣东北苏维埃及红军代表邵式平、右江根据地苏维埃代表雷经天、川南苏维埃代表恽代英、鄂豫皖工[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52:华东特案组(七)“十三太保”(下)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6期作者:东方明魏迟婴上期内容提要: 一九五〇年春,笔湖市突犮大案,即将被执行枪决的十三名死囚集体越狱!这些死囚均是曾经横行安徽一带的土匪,号称“十三太保”,个个血债累累,此番越狱之后,必然会疯狂报复社会。华东特案组临危受命,与江[
阅读全文]
【尘封档案】系列之151:华东特案组(七)“十三太保”(上)本文转载自公安月刊《啄木鸟》2019年第5期作者:东方明、魏迟婴 越狱潜逃 一九五〇年春的甬城行动之后,华东特案组得以休整一月有余。休整就是练兵,白天进行体能、格斗、射击等业务技能训练,由组长焦允俊负责;晚上是政治学习,由指导员郝真儒主抓。焦允俊对业务抓得紧,不但规定每天的训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