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博文

永昌元年即公元689年十月十八(丁卯),太后武则天任命春官尚书范履冰和凤阁侍郎刑文伟一道为同平章事,并将羽林军百骑改为千骑。十月三十(己卯),武则天下诏,让太穆神皇后(唐高祖皇后)和文德圣皇后(唐太宗皇后)在祭祀皇地祗时配享,忠孝太后(武则天母亲)也随从配享。
右卫胄曹参军陈子昂上疏认为:“周朝称颂成、康,汉朝称颂文、景,都是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垂拱四年即公元688年八月十七(壬寅),琅邪王李冲在博州开始招募兵马,起兵反对太后武则天,但很快就被朝廷派兵镇压了。他父亲越王李贞也于八月二十六(庚戌)在豫州举兵,但也只持续了二十天就兵败身死。十二月初一(乙酉),霍王李元轨被废黜后流放到黔州,到陈仓时就死了。
同时,太后武则天下令让裴居道留守西京长安。
左肃政大夫兼同平章事骞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垂拱四年即公元688年春正月初五(甲子),朝廷在神都洛阳建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四时祭祀的仪式跟长安的西庙一样。朝廷又建立崇先庙以祭祀武氏的祖父和父辈。太后武则天命令有司部门议定崇先庙的分室数目,司礼博士周悰请求定为七室,又将唐的太庙减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大隐上奏说:“根据礼法,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这是千百年来百王不改的大义。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垂拱三年即公元687年闰正月初二(丁卯),朝廷封皇子(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成美为恒王,李隆基为楚王,李隆范为卫王,李隆业为赵王。
二月初五(己亥),太后武则天因为干旱避免在正殿上朝,并减少御膳。二月二十二(丙辰),突厥的阿史那骨笃禄等人入寇昌平,武则天命令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率领各军讨伐他们。
三月初一(乙丑),纳言韦思谦请求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代史上中国人被日本人欺凌的事件此起彼伏。尤其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华和南京大屠杀,以及更早些的甲午中日海战。虽然在近些年的电视剧里我们中国人经常把日本人打得屁滚尿流,但现实却是可悲的相反。这就不得不令人更加崇拜我上篇历史文章里的人物:中唐名臣刘仁轨。虽然上万的点击率肯定是哪里出错了,但希望这篇文章能让读者重新阅读有关刘仁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垂拱元年即公元685年春正月十二(戊辰),文昌左相兼同凤阁鸾台三品乐城文献公刘仁轨去世。
二月初七(癸未),太后武则天下制说:“朝堂所设置的登闻鼓和肺石(用于民众申冤和进言),不须派兵防守。有击打登闻鼓或站立在肺石上的人,让御史接受状纸上奏朝廷。”
二月二十九(乙巳),武则天任命春官尚书武承嗣、秋官尚书裴居道、右肃政大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光宅元年即公元684年十一月中旬,起兵反对武则天的徐敬业在下阿溪战败,并于十一月十八(乙丑)被部将杀害,于是扬、润、楚三州叛乱被平定了。十二月二十六(癸卯),太后武则天派人到单于道就地处斩了名将程务挺。
垂拱元年即公元685年春正月初一(丁未),朝廷大赦天下,改元为垂拱。
武则天觉得徐敬业的叔父徐思文忠诚,特别免他连坐,拜他为司仆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光宅元年即公元684年二月初六(戊午),太后武则天将唐中宗李显废为庐陵王,并于次日立豫王李旦为唐睿宗,武则天仍然临朝称制。九月,柳州司马李敬业冒称扬州司马,在江都起兵反抗武则天专权。十月初九,武则天诬陷宰相裴炎谋反,将他关进监狱。
九月十八(丙申),朝廷在洛阳的都亭将裴炎处斩。裴炎临死前环顾着兄弟们说:“兄弟们的官位都是靠自己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二月二十一(己卯),初唐名将薛仁贵去世。十二月初四(丁巳)夜里,在位近三十四年的唐高宗李治驾崩。十二月十一(甲子),皇太子李显即位,成为唐中宗,
翌年即公元684年春正月初一(甲申),朝廷改元为嗣圣,大赦天下;同时,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并提拔皇后父亲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正月初十(癸巳),朝廷任命左散骑常侍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二月二十一(己卯),一代名将薛仁贵去世。四月二十七(甲申),官军平定了绥州步落稽人白铁余的叛乱。
五月初三(庚寅),唐高宗李治准备临幸芳桂宫。在前往合璧宫的路上遇到大雨,只好返回东都。
五月十八(乙巳),突厥的阿史那骨笃禄等人入寇蔚州,杀了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带兵在朝那山北截击他们,结果兵败,被突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