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祖己死于荒郊野外不是偶然的,是被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妇好逼死。《太平御览》卷八十三载孝己母亲死后,王后妣辛(便是妇好)为了让自己儿子祖庚上位,对于武丁中意的王位继承人祖己,采取栽赃、诽谤等手段,愣是把祖己从堂堂王子变成一个罪犯。妇好是武丁最宠爱的妃子,武丁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于是孝己被流放于旷野,缺衣少食,可怜为殷商老人谋福利的他竟被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奇怪的是,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里,武丁绞尽脑汁得到的傅说并没有出现在十五万多片甲骨上的任何一片,甘盘都刷了几十次存在感,为什么辅佐武丁“大治”的傅说反倒被遗忘了?这很反常。 最简单粗暴的解释是傅说是假的,没有这个人,但这是不可能的。傅说的记载不多,但他见诸于诸多史料,孟子都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告子下》),《殷本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卜辞中的“师般”据甲骨学大家董作宾先生说就是指甘盘,盘和般通假,《史记·燕世家》里甘盘便作甘般。“师”不是老师,而是“帅”,师和帅在古意里意义完全相同,指包在头上的头巾,于是被借指为首领。
从那些卜辞里可知,甘盘政务繁忙,感觉像是武丁的大管家:陪同官员下去视察、给部队补充兵源和给养、征收属国的税收、陪同武丁搞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纹饰很酷,兽面纹,线条粗犷,兽目又圆又大,很无辜很萌的样子,勾曲回旋,那变形纹样颇有毕加索的立体风格。除了兽面纹,还有雷纹和乳钉纹,个别器物上的龟形曾被认为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商代中期以前的青铜器有个特点,器壁很薄。因为青铜中含铅量较高,使铜液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便于塑形,缺点是含铅量太高的青铜器特别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四武丁盛世
  商朝就这样一路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转眼就到了第十九世。阳甲的弟弟盘庚上台后,仍以奄为都城。登基大典倒是搞得热火朝天,可来的都是些张三、李四和王大麻子之流,前来朝贺的诸侯寥寥无几,回想远祖成汤在东郊教训诸侯“别怪我不客气哟”的威风和太戊时万邦来朝的盛况,盘庚心酸地想:“时间都去哪儿了?诸侯都去哪儿了?”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三年,河亶甲借助诸侯大彭平叛邳国(“彭伯克邳”);第四年,河亶甲亲征蓝夷,从此蓝夷像三苗一样,在历史上消失得无影无踪,河亶甲的手段和大禹有得一比。 姺人和邳人本是同盟,眼见邳人被灭,姺人慌了手脚,去找一个夷族班方(方也是夷的意思)申请政治庇护。班方首领比较缺心眼,看见姺人给的几大串海贝就心花乱放,答应收容姺人。很快班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丰收就有钱了,于是第五十八年,太戊命人在山东建立一座城池蒲姑(今山东博兴)。蒲姑渐渐衍生为一个小国,西周时为武王所灭,姜子牙的五世孙胡公,曾以蒲姑国故城为其都城。 太戊六十一年,东九夷来宾。上一次九夷来宾还是少康儿子帝杼时的事了,杼是用武力征服东夷,太戊到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把东夷打服的,都一样厉害。
  此后十四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怪树死了,伊陟的声望如日中天。太戊在宗庙里表扬伊陟,并且为了表示尊重,不再把他当作臣下看待。伊陟表示不敢当,为此特作《原命》推辞这个罕见的待遇。伊陟如果接受太戊赐予的殊荣,那他就傻到家了:不做臣下,难道和太戊一同为王?找死也不用如此缺乏技术含量。伊陟虽委婉地推却了太戊盛情,却得到一个臣子所能得到的极限:他将一如既往受到皇帝的尊重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万幸,成汤的子孙里出现一个牛人,该牛人挽“熊市”于既倒,他对于商朝,犹如少康和杼之于夏朝,此人便是雍己的弟弟太戊或叫大戊(笔者按:商代甲骨上,大、太、天经常混用,是因为甲骨上的字迹不清所致)。 《殷本纪》里说太戊即位,马上任命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竹书》上说太戊也任命臣扈为重臣(“命卿士伊陟、臣扈。”),可臣扈其人其事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兴衰交替
  太甲十年,太庙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而且这个仪式以前从未有过,“初祀方明”,首次祭祀方明。方明听起来像是“小明”的学名,可它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件东西。 “方明”是木制的立方体,长宽高各四尺,每面镶一块颜色不同的玉,用于祭拜地日月山川之神。上玄色为天,下黄色为地,东方青色代表春季,南方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