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嚣死良替,良即位后被称为庚丁,他在位时间是其兄长的双倍,但留给后人的背影也仅仅是一个“崩”字。祖甲地下有知,对他这两个宝贝儿子要失望死了,政治上潦草无作为就算了,活得还特别匆忙:兄弟俩一共在位十二年就慌慌张张地找他们的爹去了,大概当时的形势太恶劣、生活太艰难、诸侯的脸色太难看了,还不如两眼一闭省心。 庚丁的儿子不像他爹和大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汤刑的具体内容已经无籍可考,就像大禹的“蔡刑”一样。《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看来成汤当初“革命”成功之后,政局很不稳,才针对性地制定“汤刑”,属于成汤的私人定制。“汤刑”明显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乱世之重典,后来一直不用,也就渐渐被遗忘,乃至无人能说出所以然来。 有意思的是孔颖达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江河日下 武丁驾崩之后,他和妇好的儿子祖庚如妇好所愿登上王位,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那一年是公元前1191年。《竹书》说,祖庚即位时特作《高宗之训》以示继承父亲武丁遗志。 《殷本纪》也提到《高宗之训》,不过作者不是祖庚,而是他的哥哥祖己。显然司马迁当时不认为祖己是祖庚的哥哥,《殷本纪》里的祖己是个来历不明的人,非常突然地取代武丁好不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武丁肯定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享堂”的保护,妇好墓才被完整保留下来。盗墓者挖到享堂的地基,便以为到底了,没再继续往下挖,妇好的灵柩才得以历经三千余年而安然无恙。妇阱就没那么好的运气,坟墓被挖开,盗墓贼把墓葬洗劫一空。后人现在“享堂”原址仿制了一座享堂,堂前伫立着妇好的汉白玉雕像,身着乳突纹的青铜甲胄,手握龙纹大钺,英姿飒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妇阱在世时的“社会”地位应该和妇好不相上下,或者说没有妇好之前,她曾是武丁最信任的女人。妇阱除了率军出征的次数远远少于妇好,其他方面妇好能做的她也能做,她还有一个妇好不擅长的技能:种庄稼。武丁对她一直信任和宠爱有加,所以她才被立为王后,儿子祖己被立为王子。妇阱在儿子发生变故前几年就死了,祖己当时铸造了一只商代最大的的司母戊大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武丁事后了解到,妇好一到前线,其军事天赋就显露出来,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进退”策略,把土方诸侯搞得进退失据,于是在一次该进不进、该退不退的伏击战中被商军一举击溃。武丁问妇好是怎么想出那个策略,妇好本想说她当年在娘家就是如此对付那些追求她的小伙子,怕武丁吃醋,就打哈哈说“小菜一碟,我是谁呀?我是武丁大帝的王后!吓也吓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妇好墓的发现是被“农业学大寨”逼出来的。1975年冬天,村民们准备把村西北约一万多平方米,高出村庄80米左右的小岗开垦成梯田。由于那一带是殷墟遗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站及时制止了“学大寨”,对小岗进行先期探查,这才发现那个险些成为农田的小岗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遗址,妇好墓得以发现并被完整保存下来,安阳工作站功德无量。 1976[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商朝规模空前的祭祀现在看起来固然显得愚昧而残忍,但我们应该庆幸有了殷墟的龟甲和兽骨,它们是历史和文化的物证,对中国上古史的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武丁朝对龟甲和兽骨的需求远远超过现在中药店的进货,国家专门有采办龟甲和兽骨的卜官,即便如此仍然供不应求。不够的部分由臣服的方国进贡,并且是最重要的贡品,进贡上来的龟甲和兽骨上都要刻上进贡者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千年之恋 武丁的六十多个老婆(甲骨文里为“多妇”或“诸妇”),其中有三位先后成为王后,分别是妇阱、妇好和妇癸,被称为“三配”。妇阱来自于井方,妇好来自商方,妇癸来历不明。“妇”不是她们的姓,而是表明和武丁关系属性的称谓,相当于“武丁家的”,武丁所有的老婆都“姓”妇。 妇阱是武丁的第一个王后。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史料里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大彭、豕韦蓄意谋反,相反间接来看,他们都没有谋反之心。他们真要谋反的话,时机太多了,小庚、小甲、雍己、中丁、外壬、河亶甲六代“殷道衰”,更不要说长达八十五年的“九世之乱”了,在这一百多年的衰世里,是大彭、豕韦为子氏家族保驾护航。中丁朝“邳人、姺人叛”,平叛的是大彭、豕韦;河亶甲时“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