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田

不是小米那个红米~~~~~~~~~~~~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博文
几年来网上流传一篇所谓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实际上大部分是从杨先生的书里或者记者采访的报道里摘抄拼凑的。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该文最后一段(“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但与前面的几段在风格与意趣上都并不吻合,早有人指出系杜撰。现已有人民出版社正式辟谣,指其并非出自杨先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6-02-26 08:50:01)
引力波究竟是如何引起LIGO的反射镜移动的?按照一位参与者的介绍,引力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它穿过地球只需损耗1e-17J,仅相当于一个X光子的能量。但是,引力波不仅仅是使LIGO的反射镜移动,也同样使地球上所有质点或多或少地移动(也许仅除了其前进方向上)。虽然这个移动量非常小,但鉴于地球庞大的质量,所需能量恐怕也远不止1e-17J吧。
如果引力波不是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引起了一片质疑声:“屠呦呦都获得诺贝尔奖了,为什么还不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对此,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的解释是:“没有人或单位推荐,我们也没有办法。”这更激起了人们的愤慨,感觉似乎这些推荐人和单位故意与诺贝尔奖的“最高指示”对着干,就是不推荐屠呦呦,诚心给她难堪。其实,2015年国家最高科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按照安监总局的说法:“比照法定的调查期限,也就是提交调查报告的最高时限是60-120个工作日,而上报批复、结案的最高时限是30-60个工作日”。那么从事故发生到调查结案最多180天。东方之星事故发生在6月1日,至今已经177天,还有三天期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0-14 17:55:51)
说起中药,人们往往想起那些动辄十几味药的大方子。523项目似乎主要着眼于单味草药。随着诺奖的降临,青蒿素成了大热门,似乎这是523项目从草药中发现的唯一具有抗疟效果的成分。但仔细阅读历史文献,可以发现,至少还有两种民间用来治疗疟疾的草药,也被确认具有相当强的抗疟效果,即鹰爪和常山。葛洪的肘后备方中记载的青蒿抗疟方子,常被认为是启发了屠呦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屠老师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奖,引起了大家包括在下这个有机化学门外汉的极大兴趣。在连篇累牍的介绍文章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第一次成功获取具有100%疟原虫抑制效果的青蒿素,归功于使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换句话说,低温是提取的关键。不少文章言之凿凿地说,当温度高于60摄氏度时,青蒿素就分解了。屠老师则提到,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06 14:55:25)
很多人都质疑东方之星翻沉时是否真有龙卷风发生,不赘述。本人只想指出一点,龙卷风是否触地(touchdown),与是否造成重大破坏有很大关系。请看以下报道:“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高级工程师薛建军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雷达判断,事发当地附近的确出现12级以上龙卷风,但接地风力不大,约为每秒9.2米,影响范围很小。”换言之,当时空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面几篇讨论都是基于宝船网给出的AIS信号。关于AIS信号,网上有篇文章有较好介绍。为了准确起见,我把该文全文附在这里。有几点讨论: 1。文中说“当航速不高于2节(海里/小时)时,报告间隔为3分钟,高于2节时,间隔为30秒”,似乎不完全正确。东方之星当晚9点左右的几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大约1分至5-6分钟之间,而这段时间船速始终在6-7节;而在9点20至23[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6-24 11:16:40)

现在已知当晚9点20分前后有四艘船通过事发水域(也许还有其它船,但目前不了解):东方之星,长航江宁轮,向禹9号,和铜工化666。目前宝船网已不允许查询历史航迹,我只能根据别人发表的航迹图,把长航江宁轮和铜工化666的航迹加入到我查到的东方之星和向禹9号的航迹图中去,如下。
9点20分左右,长航江宁轮正在下锚避风。据其船长说,看到东方之星从其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按:此文本是为在天涯社区发表而写,但写好后被告知需要审查,而审查多日却无下文,估计是没有通过,只好贴在这儿。内容与前几篇有所重复。
笔者在6月12日偶然发现,在东方之星失事的同一时间,有另一艘船与之近距离擦肩而过,当时就猜测事故与其是否有关。几天来遍览网络媒体和论坛有关东方之星的报道和讨论,竟未发现有任何人提到这艘船;同时很多人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