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极其可贵!
博文
三、导致反右严重罪错的理论根源      导致反右的大劫难,应当说还有更深刻的理论根源。  (一) 所谓“两类矛盾论”   长期以来,毛泽东发明的这个理论被抬高为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诚然,人们长期只知有敌我阶级矛盾与斗争,而且错误地认为这个矛盾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越来越尖锐化。斯大林就说过:“社会主义越深入,阶级斗争越尖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回乡知青”是两元体制的受害者"(续前) (接(中)部分)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就是因为中共在进行城乡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把中国城乡的人统统管起来了。它管起来的手段之一就是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为地把中国人口分为两大部分,农村的一部分叫农业户口,城市的叫城镇户口。别看在户口本上这就是几个字,这就决定了你一生的权益、乃至子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余杰:知青啊,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 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余杰|2015-10-09   他是我的博客好友,一名1969年3月17日从上海出发,到贵州独山县基长公社插队8年的上海知青。他是在被荒废了18年以后考上了大学(转贴者:查了一下,黄志涛于1986年上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成为一名教师。他从贵州到了安徽,在离开上海28年以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他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6)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适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也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双百方针并非全为“引蛇出洞”。   1.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1956年到1957年初这段时期,尽管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在中国却如毛泽东的估计,只是“吹皱了一池春水”,而苏共20大则在中国知识界多少起了一些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中国大地满园春色,表面上是一片升平胜利景象:毛泽东提前加速推行的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接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周某日有闲在长沙南站门外静候,不想发现匆匆的行人不都是赶车的,人群中弥散这一群十分努力的商人。 ~ 故事从选候车点开始。我不想过安检到里面去挤候车凳子,结果发现安检门之外就没一张凳子。无奈,到下客点坐到挡车的花岗岩石球上。于是这活跃的商业活动就在我眼前展开了。 ~ 当我聚精会神地玩我的手机游戏时,一穿戴不太邋遢的小姑娘悄悄地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百度百科: 冯元春(1935-1970),女,四川省青神人,原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年级学生,整风号召“大鸣大放”是时期川大乃至四川最先批毛泽东者。 中文名 冯元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35 逝世日期 1970 毕业院校 四川大学 目录 1人物简介 2人物事 人物简介编辑 其论点是:毛是伪马列主义者,与刘邦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二.对大鸣大放阶段的历史评价 对整风反右,我认为需要分两个阶段和两类对象来分析。   所谓两个阶段,是指鸣放阶段和反右阶段;两种对象:一是民主党派中所谓“右翼”人士,二是知识分子中的民主派精英。这两阶段和两种对象是应加区别看待的。   (一)“大鸣大放”是一场人民民主的宪政运动   从人民民主的宪政立场来审视和评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按]:本文作者郭道晖,1928年生,解放前在清华大学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反右中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和《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博导、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本文是作者根据1957年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注:我不想用“外公”,是因为记得小时候恩奶是不许我们用“外”字来称呼她的,认为这是见外的用语,也不许别人跟她说说什么“外孙子”、“外孙囡”,只能说“孙子”、“孙囡”。所以我们区分奶奶和外婆的称呼就是上海恩奶、乡下恩奶。) 凭着儿时的记忆,一直觉得,大大的形象是温文、儒雅、睿智与幽默集一身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