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怀昔

在未知的旅途中发现未知的自己
个人资料
荔枝100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前些天女儿在准备实习工作的几个面试,我和先生在Skype上给她讲了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现在来写写我20多年前第一次在美国正式申请工作的情形。 毕业前夕,我去一家大连锁零售公司面试(这里且叫它F公司)。那几天我共有三个面试,F公司是第二个。我申请的职位是总部某个部门的总管助理,得到面试通知后,我兴冲冲地赶去总部办公室。 面试官是人力资源部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7)
(2017-03-02 09:25:55)

还在国内念大学的时候,我就和几个爱幻想的同学讨论过独游。后来读了三毛,我做梦都想穿上她的布长裙,披头散发地去到处游荡,浪迹天涯,用孤独而浪漫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可是我总没有机会,我生长在一个不允许女孩子自由烂漫、口袋里也没很多钱的年代和国度。我甚至不愿意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亲友们听了都会不以为然。 出国后,独自游历似乎有了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7)

最近几个星期,美国发生了好几起对犹太人的仇视犯罪。总以为犹太人(移民后代)早已融入美国社会,又是一个很成功、很少有社会问题的族裔,可是反犹现象仍然经久不衰,令人匪夷所思。 曾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也可以说是个寓言:一个犹太人在十字路口开了一家加油站,生意很好。来了第二个犹太人,在左边开了一家餐馆。第三个犹太人在右边开了一家超市,这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2)

年轻时在国内,常听大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时家人亲友们都劝我报考大学工科,我的数学和物理都不错(化学不喜欢),但我在高考前一年决定选择文科,因为我无法想象自己和机器打交道或在实验室工作一辈子。当然我那个文科的出路是很好的,家人很快就接受了我的选择。 有关数理化或理工科的这条“格言”,其实我很同意。我想它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2)

正在读一篇有关债券的文章,忽然想起,我在上海时也买过政府债券--国库券,听说现在还能兑现! 大学毕业后我在国内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是80年代末吧,那时的国库券都是从工作单位一级一级分摊下来的。我单位里上下大动员,呼吁我们买国库券。我的部门办公室主任一马当先,带头买了¥100,然后一个一个来鼓动:“小王呀,小李呀,老张呀……要响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0)

第一个成为百万富翁的华人 北美华人移民史之三 ~~~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多次采访报道他;小说家杰克·伦敦曾写过他的传奇;他的家族故事曾在《夏威夷时报》上连载,还登上了百老汇音乐剧舞台……这位华人,就是十九世纪夏威夷著名商人陈芳(ChunAfong)。 (虽然夏威夷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但它在19世纪末已成为美国管辖的一个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我是成年后才出国的,而我的女儿们都是在美国生长的,因此,我和她们之间由年龄差别造成的代沟,还带有一层中西文化差别的色彩。 在人的审美方面,中国人历来崇白,有“一白抵三丑”的说法。我在上海时,夏天出门都要打伞,公交车里如果坐靠窗的座位,要用扇子挡住阳光,最怕的就是皮肤晒黑。 女儿们却崇尚阳光。我们住北方,一年中有一大半时间阳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4)

对文学城的大部分网友来说,80年代可能是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间了,我们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度过宝贵的少年和青年时期。希望大家在这些照片里找到些许青春的记忆,一份怀旧的温暖,或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 八十年代的小学生: 八十年代的中学生: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 80年代,生活刚刚好起来,老百姓有了消费欲: 电视机还有黑白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9)

合作协议 ~~~ 有一对夫妻,丈夫名叫甲方,妻子名叫乙方。 相遇后不到一年,甲方和乙方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就像两家企业的合并一样。 对这个合伙项目,双方都不是100%满意,但是甲方和乙方都从合并中得到了一定的收益,这就足够了。 如今,要找一个合作伙伴不容易,商场如战场,要求不能太高。 合作协议上写明了甲方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乙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0)

曾在去年的情人节发过一篇博客,我说:把Valentine'sDay翻译为"情人节"不妥,因为它把这个节日的范围缩小到仅男女情人之间的节日,把重要的亲情和友情都排除在外了。我们只要到Hallmark这样的贺卡礼品店去看看就知道,现代的Valentine'sDay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爱,这个节日应该译为“爱心节”才对。 今年的情人节,我已经在纷飞的大雪中提前过了,也正巧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3)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