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友谊,究竟是什么模样?有人问我,我们都说季羡林先生的交友标准很高,要讲究“真、情、德、才”,可孔子在《论语》里却说,朋友关系是分层次的:能一起共事,不一定能走上同一条路;能走上同一条路,不一定能真正心意相通。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在谈论友谊。一、孔子[
阅读全文]
最近,我接连有两次经历,让我对“公共服务”这个词有了更深的感悟。一次是参加一场大型航空展,另一次是为客户查询流感疫苗的最新信息。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却让我看到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让服务真正以人为本。
疫苗指南:信息流通的障碍
就在几天前,为了帮客户查询流感疫苗信息,我体会到了无以言表的不便。首先,我登录了官方网站,希望能找[
阅读全文]
人与人的相遇,往往始于一个标签:学历、职位、或是光鲜的头衔。我们习惯于用这些外在的标志,去描摹一个人的轮廓,以为看到了全貌。然而,这些标签所能告诉我们的,终究只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冰山一角。一个人的真正模样,他的品格、他的修养,都藏在最细微的日常里,藏在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言谈举止中。前不久,我经历了一件小事,却让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
阅读全文]
我的一个同事今天做了一个决定,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这是一种潇洒,一种“老子不干了”的霸气,背后是充足的经济实力和对生活的掌控感。这让我想到,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对生活的追求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潇洒离场,还是寻找新舞台?我的这位同事,可能手里有足够的钱,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拥有选择的自由。他选择安心、放松,去追求自己真[
阅读全文]
今天下午,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告诉我,社区大学正在放映一部关于亚裔心理健康的纪录片,名为《沉默的战争》。虽然因为临时处理汽车轮胎的突发状况,我没能到场,但这个主题却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以及身边许多华裔家庭所经历的挣扎,那些我们很少公开谈论的“隐形杀手”。
这场“战争”,在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身上尤为显著。刚到[
阅读全文]
都说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每天开车通勤,汽车的安全当然是头等大事。但车辆安全这事儿,有时真不是只靠买辆好车就行,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这是我最近的一段经历,一次关于轮胎、钉子和30块钱的小小警醒。
故事从今天早上开始,仪表板上一个黄色的、像个U型圈里有感叹号的图示亮了起来。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胎压警示灯’?脑袋里警铃大作[
阅读全文]
有人问我:“这次打疫苗有奖励,下一次没有了,是不是就没人打了?”我想说:奖励只是一个小小的提醒,不是健康的全部。它帮你迈出第一步,但真正让你坚持的,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关心。就像生活里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礼品卡也会去做:按时体检、吃健康的饭、适量运动……健康的价值,不在于一张卡,而在于你少生病、多安心。打疫苗也是一样,每个[
阅读全文]
曾经在某个宁静的瞬间,看着一朵盛开的花,或是脚下的一片落叶,突然感悟到一些以往未明的东西?今天读书读到一段让我思考的文字。在这分享这段让我很有感触的话:“佛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既没有绝对的开始,也没有绝对的完结,没有绝对的丑恶,也就没有绝对的纯美无瑕…”这段话,像是给我的头上亮了一盏灯。它其实正是佛教《[
阅读全文]
前几天,一场不期而至的碰倒,让人猝不及防地摔落在地。好在平日积累的德行护佑,没有伤筋动骨。细细回想,似乎不该发生,又似乎早已注定。人生,总有这样的时刻,让时间放缓,让呼吸轻柔,让心静下来。书页轻翻,文字缓缓落在眼前,仿佛烟火中的温暖光点,在纷杂的尘世里闪烁。生活的妙趣,细微而深刻,无声地流淌,每个人都能从中触摸到另一种可能。世界有[
阅读全文]

家里的那辆ToyotaSiennaXLE,绝不仅仅是一辆代步工具。它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家庭成员,忠实地陪伴我们走过了十五个春秋。2010年的生产日期,见证了它从新车时的光鲜亮丽,到如今布满岁月痕迹的从容。它不仅仅是钢铁与引擎的组合,更是我们生活轨迹的记录者,记忆与情感的承载者。我还记得,就在昨天,它载着我们前往位于特区的UniversityofDistrictofColumbia,去参加那场意义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