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男人

回忆往事就像水墨画,不经意的一滴墨掉在纸上,慢慢化开。又滴上一滴,化开,和原来的混在一起构成一幅画。往事就这样成了历史的一片。
个人资料
上海大男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旧文重发
30年前,国门初开,大家都争着出国。当然第一目的地是大洋彼岸。前进补习学校的负责人蔡老师是太太的同事,近水楼台,上课老师不少都是认识的,但向毛主席保证,学费没有少交一个铜板。
忽然,一位朋友问我去日本吗?原来他的一位亲戚因事不能去日本念书,但所有的担保文件已请人搞好(行情是日元5万),现在只需换个被担保的人名即可。“巴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当时人小,推车没力气,理发没技术,坐火车服务没机会,坐公交车倒是可以,没有倒茶的服务项目,所以也没法学雷锋。
记得做过的好事之一,省下买早点的钱去给弄堂口的老头,结果很惨,几年后他被里委会遣送回乡下了,说是“逃亡地主”分子。
还有就是大家一起去军属家做好事,急得老奶奶直叫:这被子刚洗过,不用再洗了!可我们不管,谁叫这奶奶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02-27 06:31:54)
邻居小峰比我大好几岁,是我大哥一拨的,小峰有个姐姐,所以大家叫他小弟,小峰还有个弟弟,但小弟的弟弟叫什么?叫小毛头,倒也符合逻辑。小毛头比我小二岁,经常玩在一起。小毛头长大上小学了,又进中学,叫他小毛头不乐意了。于是他郑重其事的告诉我们,以后叫他老李。各位发小朋友倒也没有异议。所以后来弄堂里的孩子有了这句顺口溜:小弟不小,老李不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5-02-26 06:57:42)
理发,上海人叫剃头。
我出生刚满月,父母请来剃头师傅上门,把头剃得精光,比当今NBA运动员还亮。这是胎发,师傅搓成一个小球。母亲保留了很久,后来给我搞丢了,很是可惜。多一句,儿子的胎发藏得太好,从来就没有找到过,希望有一天会蹦出来。
记忆中的第一次去剃头,实在不是开心的事,头发刺在脸上,脖子上,痒痒的,可又不认人抓痒,以大哭结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4年年底有急事回家,12月30日晚到上海机场,坐车回去经过市内高架路,那灯光秀如果不称第一,真还冤枉了领导。
31日下午去市中心办事,经过南京路外滩,一群群年轻人涌出地铁车站,好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了。想想当年自己也是如此喜欢“轧闹猛”。
出大事了,死了36人,36个家庭从此在新年就要纪念他们。
谈谈媒体的报道。1日早上因为时差,较早就起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02-19 06:46:42)
朋友看我写酱油店,米店,剃头店,邮局,感到有趣,问我还有什么店?对,眼镜店!
不知为何,从小就近视,估计不是遗传,因为父亲视力极好,母亲近视度数低,一副眼镜几乎从来不戴,可我在小学3年级开始视力已经只有0.8左右,但一年级的时候,根据我保留的学生手册,我那时的视力是1.5.
小学3年级后,那时正是文革不念书的时候,看得最多的是贴在墙上,板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2-13 22:28:00)

回家正好老邻居聚会,听邻居大哥哥,大姐姐谈了许多故事。
一个邻居大哥哥,姓池,只知道他妈妈是日本人,但中文说的很好,邻居中有几个向她学日语,当然大哥哥的父亲日文也很好,风度翩翩,手腕上经常搭着一件风衣,腰挺的笔直。一次我问他风衣为何不穿而用手提着,他笑笑不回答。
只知道他后来和夫人一起回日本定居,就失去联系。他的几个孩子,只有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上次谈到我家附近还有一家酱油店,故事也不少。
很长一段时间,交通大学只有二个校门,正门在华山路,依河而建,古色古香,颇有风度,至今保存完好,只是河没有了。后门(2号门)在淮海西路正对新华路“丁”字路口的交叉点,风水比正门好多了,居屋大门不能“路冲”,但企业学校则相反。这淮海西路一直不热闹,和它的二哥淮海中路比,差远了。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02-12 11:18:41)
我家附近的酱油的店有二家,一家在新华路和淮海西路的丁字路口,交通大学后门边上,以后再讲那儿的故事,和还有一家在法华镇桥头。
历来农村乡镇的集市大多在桥头,估计交通方便,上河岸也容易。到了60年代及70年代,河早已填掉。桥也变成只是比周围高一点的路面,原来桥上的构件早已不知去向,只留地名。不象不远处交通大学门口的“校门桥”,河道依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回到近40年前,1976年,当时的领导人,中国的三巨头相继去世。一月份去世的周恩来总理,最后因为悼念的规格,引发了当年清明节的天安门事件,然后中国进入万马齐喑的社会。7月德高望重的朱德委员长逝世,可以讲是不起波澜。9月毛泽东主席去世后,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
每个过来人都有自己的回忆。我的回忆是这三张邮票。
1977年,邮政总局发行纪念邮票,见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