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唐招提寺后,我看到南边还有另一座古寺,那就去走走看看吧。
我们沿着被称为“历史之道”的小巷向南走。
从地图上看,南边有一大片的寺庙建筑,被马路分隔成南、北两大部分。一开始我以为是两座寺庙,其实不是;是属于同一座寺庙-药师寺。
先去大门口售票处买票。每人一千日元。
我们先去马路对面的寺庙建筑看看,这[
阅读全文]

离开奈良公园后,我们坐车前往唐招提寺。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西部。下午两点半,我们在车站下车,又走上五分钟,就可以看到唐招提寺了。图为附近的农田。来到了唐招提寺的南大门门票要一千日元唐招提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盛唐建筑风格寺院,并于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来到了唐招提寺金堂金堂是保持[
阅读全文]

午饭后,我们继续在东大寺逛逛。
东大寺法华堂,建于奈良时代(公元八世纪)。因每年三月于此举行法华会,亦被称为三月堂。法华堂是东大寺少数留存至今的奈良时代建筑物。
法华堂中,有十尊奈良时代的佛像。
恰好碰上日本学生秋游。男女分开,男生一队、女生一队。
这里也有鹿跑过来寻食。
法华堂经库[
阅读全文]

离开正仓院后,我们前往下一处景点。
从后面看东大寺。
当局正在进行东大寺讲堂考古发掘及遗址保护工程。工程车在(只允许行人通行)的道路上行驶,与游客争道。
我们继续走向二月堂
二月堂位于东大寺大佛殿东侧的小山丘上,有两条阶梯可以登上本堂;北侧阶梯是有屋顶的登廊(里参道),南侧就是一般石梯。
[
阅读全文]

我们从东大寺左边绕过东大寺,前往正仓院。
正仓院建于公元八世纪中期的奈良时代,是用来保管寺院和政府财产的仓库。虽然全部为木质建筑,由于其独特的校仓建筑,完好地保存了一千多年。现在由内阁府宫内厅管理。
据记载,奈良时代的官署和大型寺院内排列着许多仓库。“正仓”的本义是“储存税金的仓库”,[
阅读全文]

周三上午,我们坐车前往古城奈良。
先挤地铁来到大阪难波车站,再转近铁前往奈良车站。
儿子在车上睡着了,直到奈良车站还未醒。我们只好陪他在车站里坐着,我和夫人轮流在车站内走走逛逛,看看景点介绍。
公元710年,日本天皇将首都自藤原京向北迁至平城京,平城京即位于今奈良市市区,当时规模东西约6.3公里,南北约4.7公里。此后长达[
阅读全文]

返回大阪酒店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多。儿子一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当天晚上,附近的神户足球场有一场亚足联冠军精英联赛第五轮的比赛,由日本神户胜利船主场迎战澳洲中央水手。我在几个小时前已经上网买了球票,现在赶去球场还来得及。于是夫人留在酒店陪儿子,我自己坐车去神户看球。
从大阪站坐阪急电铁,再到港元町站转乘神户市营地下铁,[
阅读全文]

吃完午饭后,我们离开“三笑亭”,准备前往天王山。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大雨。我们先前往JR(日本旅客铁道)山崎站避雨。
山崎站始建于1876年,成为旅客和货运车站。
1927年,现时的车站大楼竣工。
1971年,该站结束货物业务。1985年,该站成为快速列车停车站。
到了下午3:15,雨仍未停,儿子也不想出去。夫人让我自己去[
阅读全文]

离开京都岚山后,我们搭乘“阪急电铁”前往京都西南的大山崎町。该地因为日本战国时代明智光秀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山崎之战而闻名于世。
从大山崎站下车后,我们步行前往“三笑亭”,一间主营天妇罗的传统日式餐厅。
根据其网站介绍,三笑亭创立于1869年,特色菜是天妇罗。他们使用高品质的油(这些油也是在祭祀仪式期间供奉离宫八幡宫使用的)。[
阅读全文]

中午,我们离开常寂光寺,准备前往渡月桥。
半路上开始下雨,幸好我们早有准备,带了雨衣和雨伞出门。夫人和儿子撑伞,我戴着雨衣。
雨越下越大,我们找了一间商店来避雨。
在
1980
年代,位于渡月桥北侧的大街上陆续开设了许多艺人商店,并逐渐变成学生进行毕业旅行的热门去处。但由于观光客大批涌入,再加上附近地区老旧的街廓无法容纳太大的交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