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年在国内出差公费旅游,所到之处皆可见'到此一游"的题字,其中也有写得不错的,书法娴熟,颇见功底,大概每到一处都练一笔,日积月累,自成一体。我个人那时的旅游确实是匆匆看一眼,后来不可能再去,“到此一游”名符其实。第一次去巴黎时,激动万分,但没敢刻那四个字,因为我知道还会再来的,一游不能尽兴。
除了巴黎,大部分旅游景点对我[
阅读全文]

魁北克城(QuebecCity)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省会,加拿大东部的重要城市和港口,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汇合处。法国探险家于1608年建城,当时是新法兰西的首府。20年前妈妈在这里留影,一转眼女儿长大了,在同一景点也照了张相片。
魁北克城建在陡峭的高坡上,悬崖峭壁将城市划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是宗教活动区和行政管理区,四周有城墙环绕,集中了许多豪[
阅读全文]

美国的大学放假真早,刚五月中旬就没课了。交那么多学费,真正上课没几个月,平均下来一天将近一百块吧。想起我们零学费上学那时候,通常要到六月中旬才放暑假。五月正忙着复习准备期末考试,哪有心思出去玩啊。
多伦多咱没去过,据说很美,女儿寄来的照片看上去不错。尼亚加拉大瀑布还是那么壮观。以前跟她说起我们去水牛城和大瀑布的事,她第一反应[
阅读全文]

上一篇讲巴黎的八区,商业气息已显浓厚,谈到九区就更离不开购物。当年毕业回国时,国人稀罕的竟是便携式CD播放机,现在成古董了。免税指标真不够用的,两家人(父母和岳父母)都要照顾到。其实也没什么大件(彩电音响之类的),不像现在回国有买车免税的优惠。关键是那时免税店的很多电器,外面商店确实买不到,质量也有保证。这么多年了,国人依然喜欢抢购国[
阅读全文]

去年写博客提到川普,还觉得他不会成气候,一个地产大亨出来玩票,有钱就任性,过把瘾而已。特别是在辩论会上杠上主持人梅根凯莉,口无遮拦,岂止政治不正确,简直是反动。好几次被反对派抓住要害、几乎要垮,被昔日盟友罗姆尼痛斥为fraud,毫无可取之处。就这么一个滚刀肉,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毫发无损,打败所有共和党竞选对手,俨然一个新总统呼之欲出。再叫川[
阅读全文]

感觉最近两年衰老很快,原以为开了博客可以多动脑筋、延缓衰老,结果反而促生白发,每一篇博文都伴随着几根新生的白发。还以为多出去走走,旅游可以修心养性,但是明显感觉体力不支,时差反应越来越难以抵挡,再加上欧洲这两年的不安稳,旅途劳心劳力,每次回来都要恢复好久。所以说,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思想意识而转移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接着[
阅读全文]

阔别巴黎十年之后我重返故地,走进巴黎七区熟悉的大街小巷,感觉道路比以前干净漂亮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脚踩地雷,甩也甩不掉,洗也洗不尽的尴尬情形了。当年随便问一个巴黎留学生,都有踩雷的故事,尤其是走路东张西望,不注意脚前路况的人。多年后在加州湾区一家startup公司上班,上市后市值高达20亿美元,老板说这叫狗屎运。估计他也有类似的经历。
避免触[
阅读全文]

上一篇讲了巴黎市中心的一到四区,今天接着说五区和六区。这里有很多大学,学生老师遍布每个角落,但是建议游客即使走丢了也不要问路。首先,这里的路径复杂,小街交错纵横,没有固定方向,转弯时很少有90度的弯儿,别人告诉你怎么走也还是搞不清楚。其次,学生老师们赶课时急匆匆的样子,不好意思打扰人家。也许一位大思想家正在脑海翻腾,一位大数学家正在苦[
阅读全文]

巴黎市区分为20个区,每个区都不大,一到四区更小,即使合并为一个区,也比北京原来的崇文区小很多。可以精简机构吗?法国人不想这么作(读一声)。巴黎20个区的划分坚决不能改,愚人节也只能拿地铁站改名开玩笑,即使如此,了解巴黎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愚人节玩笑,改地铁站名比修改宪法还难。顺便说一句,崇文与宣武是老北京对称的两个区,名字也优美,一旦取消[
阅读全文]

说起湾区的爬山徒步运动,很多人都去过著名的MissionPeak,雨天里道路不易积水,是湾区人气最旺的Hiking线路。其实离MissionPeak不远的另一个东湾公园也很适合Hiking,这就是LasTrampasRegionalWilderness,西班牙语里LasTrampas是“陷阱”的意思。北加州湾区很大,分为南湾、北湾、东湾,而东湾里又有一个所谓的三谷地区,包括Dublin,Pleasanton,SanRamon,Danville,Livermore,LasTrampas公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