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惊着,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又名【上海生死劫】和【申江梦回】。朋友读后,手不释卷,欲罢不能,于是前几天发微信极力向朋友们推荐。受其影响,俺速读了一下,方知这是女作家郑念的一部1986年出的英文版自传,也是是“文革”结束后在海外出版的第一本关于那段历史的书籍。看了以后,感到很沉重,书中的章节将俺的思绪到带回到了那个时代,幼年时留在心中[
阅读全文]

看到新闻【17国选手参与热干面大赛武汉大妈8秒吃一碗】,除了感慨武汉大妈如此彪悍,【热】情能【干】,一起哈成,将一碗【面】瞬时人间消失让老外选手目瞪口呆,更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去武汉吃这辣辣【热干面】的难忘经历。
那还是八十年代读研时去武汉搞调研,记得这也是自己首次独立出去接触社会与各色人打交道。初到此地十分好奇,办事之余,就拿着地图四[
阅读全文]

人到50岁,在心理上和外在身形上多少都会些变化,这也是博友们常常讨论的议题。人到50岁,60岁,70岁,....到底差多少,细算一下,年过半百,人生也不过一万八千多天,年至古稀,若按70岁计算,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差别大嘛?都是数字,这要看跟什么来比。
我相信以此度量人生:生命长度×生命密度=生命质量。就是说人在短短的一生中,以一种信念作为人生的追[
阅读全文]

写了博文【回看人生,这女人就是一个怨妇】说到正在热捧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并与博友也探讨了李雪莲的理与其一场空的的人生:
李雪莲的故事背景被设定在十几年前的农村,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二十多年前另一个发生在农村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两部影片异曲同工,都触及到了生活在最低层人们于乡村的生活,都是为了一个"理",俩姐姐通过自己的方式去[
阅读全文]

看了正在热捧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感到人这一辈子真有些悲哀悲凉,人一生纠结的事太多,有理无理,有意义无意义,常常让人放不下。冯小刚正是借着李雪莲讲出来这个道道,在理的事,花去人生这么长的时间去追诉去纠结,不一定有意义,到头来可能还是一场空。
农妇李雪莲,为了让丈夫在单位多分套房子,就跟丈夫玩假离婚,谁知玩大了,离婚的老公搭上别[
阅读全文]

看看咱【文学城】影视,每期挂上的《非诚勿扰》点看都在3万以上,可见大家还是蛮喜爱这档相亲节目。咱也不例外,依然关注《非诚勿扰》,更主要是喜爱孟非的主持风格,临场掌控,及对话题的归纳与提升。6年多的时间,600多期节目,6000千多位嘉宾,从情感出发,延展至社会各个角落的话题,让海外的我们脑补国内的各个层次人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也真[
阅读全文]

最近看到咱李克强总理在一会议上提到上海馄饨,十分好奇,这也勾起了俺对馄饨的回忆。
在国内走过不少的地方,有年去上海,发现那里有菜肉馄饨,感到好新鲜,而且有大馄饨和小馄饨之分,不过吃起来也别有风味。还曾出游跑到广州,发现那里也有馄饨,但称之为云吞。之后出差到四川,看到处处都是红油抄手,开始还好奇这是什么东东,后来一品尝才得知,原来是[
阅读全文]

古巴度假村里尽可享受“奢华"的生活,阳光,沙滩,美食.....谁想一走到有兵哥把守的村外,那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好象一下穿越到了中国文革的毛泽东时代,古老的轿车,空荡的店铺,陈旧的公房,无聊的民众......
卡斯特罗死了,这个时代过去了,看来这个国家真的是需要一个改变-:)
图解镜头下所见所闻的社会主义古巴:
老爷轿车
公共住房
[
阅读全文]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古巴和卡斯特罗时时被提起,不听都难。那时想着埋伏在美帝国主义后花园的这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让人感到好厉害。大了些时候,有机会欣赏了电影【格瓦拉之死】,看到他们在丛林里打游击那么爽,我们好羡慕,觉得怎么没有赶上那个时代。这些幼稚的想法,当有一天踏上了这片土地,看到类似我们文革时的一幕幕生活景象,才觉得好可笑了。
[
阅读全文]

像往常一样早上跑到Starbucks来了杯coffee,刚坐下就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在喜气洋洋地扎堆,凑过去一听,原来他们在分享今天黑色星期五doorcrash的战果。感情在俺赖床之间,人家顶着着擦【黑】的清晨早已冲向了战场,这真是无利不起早啊,不【黑】自己都不行啊。于是与太太计划了俺们的目标和策略,多数中国同胞愿意去outlets,想得是便宜加便宜,名牌加名牌,俺想的是更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