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秋菊打官司】与【我不是潘金莲'】,都为了“理”

(2016-12-03 08:46:06) 下一个

写了博文【回看人生,这女人就是一个怨妇】说到正在热捧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并与博友也探讨了李雪莲的理与其一场空的的人生:

李雪莲的故事背景被设定在十几年前的农村,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二十多年前另一个发生在农村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两部影片异曲同工, 都触及到了生活在最低层人们于乡村的生活,都是为了一个"理", 俩姐姐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诉求, 秋菊四处“告状”, 想帮自己的男人讨说法, 解决村长踢人的问题;而《我不是潘金莲》里, 李雪莲只是为了纠正一句话, 证明她不是潘金莲, 付出了十几年的代价。

二十多年过去了, 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事由, 可还在为一个“理”字。还是老毛说的对“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从这姐俩发生的故事,折射了当下中国农村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

姐俩名字连起来 -【秋菊雪莲】,好像有一种默契 :秋菊雪莲追诉理, 春夏秋冬无处寻。

秋菊和雪莲有什么同与不同 :

  

李雪莲与二十多年前的秋菊所面对的困境, 似乎并不一样。秋菊的丈夫王庆来是为了自家的承包地与村长发生争执, 村长一怒之下, 踢中了他的要害, 王庆来整日躺在床上干不了活——无论影响的是承包地, 还是重劳力,秋菊面对的困境都是现实的、经济性的、直接影响生存的问题。这一点与李雪莲面临的困难不大一样。李雪莲和前夫离婚,前夫“净身出户”,乡下的房子都归她。她还有稳定的收入, 自己开着“农家乐”, 还资助他人开店。她争的并非经济利益或生存需求, 而是更深层次的需求——“假离婚”变成真离婚,她失去的那个家,以及被前夫污称“潘金莲”, 她受损的名誉与清白。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我不是潘金莲》还是《秋菊打官司》,故事到最终都笔锋一转,给渐渐适应故事逻辑、并打算接受平和或无奈结局的观众们一个猛烈的刺激。李雪莲连年告状无果,最终打算死心, 却被人设计蒙骗,既“污了身子”又无路可退;眼看被截访的官员们堵在进京路上, 又一年告不成状,突然传来前夫意外死亡的消息。这状非但告不成了,多年的污名也无法洗清,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而秋菊带着身孕四处“讨说法”,去乡政府、县公安局和人民法院“打官司”,纷纷碰壁。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不计前嫌”地连夜冒着风雪送秋菊上医院,使她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为此,秋菊一家对村长非常感激,不再提官司的事。然而,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等村长来喝满月酒时,市法院却发来了秋菊“期盼已久”的判决——村长因伤害罪被拘留。警车把村长带走的时候,秋菊既惶恐又不解。她与公权力之间最深的误解和鸿沟, 不是发生在告状无门的时刻,而是在“公正裁决”还她公道之后, 展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isuiyi 回复 悄悄话 反映出最大的事情还是“民不知如何当民,官不知如何当官”的社会现实。

《秋菊》还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如何处理“法律”和“情感”之间的界限问题,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在中国还是一团混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