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自然流露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北京钓鱼台有点神秘,都知道那是国家领导人呆的地方,平民百姓难以涉足,早年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小时候,我们家凉台就正对着钓鱼台西门,时时能见到小轿车进进出出,因其窗户上都有帘子遮着,就是近前,也难看到里面的头头闹闹。钓鱼台后面南侧紧靠玉渊潭公园的“八一湖”,两边路口封上有解放军把守。一直到文革后才开放,供百姓进出游玩。 记得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睡觉是人们日常的一件重要之事,因人一生躺在床上享受的要占去三分之一时间,床第之事于人是如此至关紧要-:)单说睡觉,看似简单,可多少人夜不能寐,为自己为他人辗转反侧,甚至忧郁成疾,所以想一想,像老习这样的一国之君,要操多少心,还要防小人暗算甚至谋杀,能有个安稳觉来之不易。很羡慕那些靠床就睡的家伙,那真是修来的福分。对咱这普通人而言,睡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8-08-25 09:39:53)
老外娶中国女人见多不多,见少不少,反之中国男人娶老外的倒是凤毛麟角。有这个异像必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也许之中的化学反应不同-:)这里想就身边见到的来自国内的"女杰"们嫁老外的所见所闻,扯一扯,在理不在理都不重要-:) 咱经常参加社团活动,所以有大把机会接触不同的人。记得这几年遇到些女同胞带着老外男朋友/老公来聚会,姐妹们见面自然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4)
二十多年前飘到海外时,对国外生活真没太多憧憬,只是希望自己到了这有更大的发挥余地,或许有不同于当时国内靠那一点点工资的生活。落地后在大学读书深造,忙的不亦乐乎,慢慢对未来也有了些期待。当时银子有限,所谓的夜生活不是在实验室就是打工,无娱乐可言。 那个时代的华语节目非常有限,VCR倒是有,但这中文录像带非常有限,只能偶尔租些奥斯卡获奖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热了几天,周末天总算凉快一些。今早起来,望着窗外晨光洒向后院挂着露水的花草,让人有点心旷神怡,于是打开通往后院的门,溜达到草坪,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清晨的新鲜空气,舒畅爽心......片刻间感到有点怪怪的,是味道不对,怎么夹杂着咖喱,循着“美”味飘来的方向望去,哦,是不远处老印家,人家也是早早起来,忙着他们的早餐-:) 现在社区的住户来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国内的娱乐节目满屏霸屏,有真人秀还有选秀要不是电视剧....现在人有再多的时间也看不过来。内容多了,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爱看的。不过发现,国内人更爱看秀,一是即时性,二是易于互动且具有一定参与度,此外就是不愿被长篇“烂”剧缠身,而海外,追电视剧的偏多,这可能是咱有时间慢慢跟踪剧情的发展.......总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咱是两个兼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在海外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个不大不小的中国社团,早先是些同乡会,后来随着出国潮跑出来的,层次提高了,就延续在校时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称呼,大伙有了工作就改叫中国人专业协会或华人协会,或根据爱好就什么俱乐部或同学会之类的,总之就是些热心人,或当年在校就不闲住的学生干部组织海外的中国人在一起,得乐且乐,继续发扬光大咱中国文化。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心灵鸡汤”是这几年盛行的“误导”人生的玩意,起初爱喝且喝的有滋有味,时而还后悔怎么没有早早看到听到,随着生活的实践才悟出不灵不灵的,后发现煲鸡汤的人也不过如此,比如那个讲“论语新解"的女人随着“与时俱进”的淡漠,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个人分享人生本无可厚非,爱听不听,也许某个时刻的低落需要鸡汤的抚慰,以助人走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8-08-09 06:02:19)

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对着镜子用手撸着一头乌黑的头发,时不时地感慨大部分同龄人不是白发苍苍就是发际高走或谢顶,感谢上苍,让俺成为少有的“唯一”-:)有意思的是,头发虽黑,早上梳理时,总会掉几根,起初有些担心,谁想这几年头发又开始打卷,这不经意间遮掩了不算浓密的黑发,老爸老妈见了也奇怪,家里没遗传,什么时候转的基因-:) 正是这黑发,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昨天与老爸例行每周通电话,说到了北京的酷热,说到了疫苗,他还说到久久不见的王沪宁。最后补充说,身处北京的他们一帮“操心”的老同学,现议论纷纷,私下还在传看一个名为凌阿峰的人写下的【中国人对美国的四个想不到和十个重新认识】,老爸于是在电话逐条念了一下,俺一听有些还挺在理。 通话结束,他说要将原文传过来.......今早起来一看啥都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