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运与你相随。万瑞
博文
(2014-03-25 13:13:08)
二、进入苏区
我和徐以新一路,我们虽然同岁,但我显得大一点,于是决定路上以兄弟相称,我为兄,徐为弟。行前,组织上向我们交代了沿途所住的旅馆和路上所用的化名,并告诉我们,在约定的时间、地点自有交通来接我们。再有,此次进入苏区的不只你们二人,路上如果碰见其他人,即便认识,也不要打招呼。我们乘车经南京走陇海路到开封,当晚住进组织上为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历史是这样的
——红四方面军电台始末
宋侃夫口述齐特整理
一、重操旧业
1930年,我在上海法南区委工作(注1),大约在四、五月份,中央通过江南省委派陈寿昌同志(注2)找我谈话,要我到中央特科(注3)工作,原因是我曾学过点电机专业。我说:“我都丢光了。”他说:“你有基础,可以边学边干嘛。”我是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参加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四,《孙子兵法》全文译文
一、计篇
【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3-25 12:54:45)
三,《孙子兵法》原文
【内容】
全书共分十三篇,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著名的军事命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
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间第十三
【原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3-25 12:50:02)
二,《孙子兵法》经典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3-25 12:45:02)
《孙子兵法》共有6000多字,分为13篇,每篇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比如:《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它深刻地指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提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是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制,而首要的是政治因素。《作战》篇阐述了如何进行战争。《谋攻》篇讲述如何进攻敌国。孙武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3-25 12:40:53)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深远,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4-03-25 12:10:38)
孙子兵法原文,中译文连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