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绿彩是金代中期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它是在高温白釉或白釉釉下黑彩烧成之后,再于白釉之上以红绿黄等彩勾画或涂染出纹饰,第二次入窑低温烧成,在北宋和金代瓷器的区分研究没有开展以前,早期的学者把红绿彩统称为“宋加彩”。以后半个多世纪,有关陶瓷的一些辞书、文章中,引前人之说,多数还把红绿彩瓷称为“宋加彩”。红绿彩瓷源于[
阅读全文]

去无锡应该吃什么?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特色小吃有:无锡排骨、小笼馒头、三鲜馄饨、方糕、萝卜丝饼、酒酿棉子圆、挂粉汤圆、糖芋头、玉兰饼、烧卖、江阴河豚、顾山烧饼、桂花糖粥、无锡“肉骨头”、高塍猪婆肉。梅花糕简介梅花糕,是南京、苏[
阅读全文]

糯米蒸排骨用料:猪肋排500克、长糯米100克、盐1/2小匙、生抽1大匙、蚝油2大匙、豆腐乳1块、花生酱2小匙、鸡精1/4小匙、姜片3片、大葱片3片、五香粉1/16小匙、芝麻香油1大匙、玉米淀粉1大匙做法:1、排骨斩成100mm长度,在肉的表面割上几刀以方便入味2、长糯米用冷水提前浸泡一晚3、取一大碗,在碗内放入盐,生抽,蚝油,豆腐乳,花生酱,鸡精,五香粉,芝麻香油,葱,姜[
阅读全文]

拔丝地瓜!炖大骨头!猪大排,在大铁锅里炖上一上午,通常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九吃,有“二十九煮骨头”的习俗,蘸蒜汁、酱油和醋,一般不用吃饭,三块大骨头足以。锅包肉!东北特色,大街小巷,高档饭店,胡同小店儿,但凡走近一家东北菜馆,必有锅包肉,甜口和咸口,各来一盘!不用吃饭!东北传统大火锅!不是涮锅,不是涮羊肉,不是涮丸子!而是涮猪肉丸[
阅读全文]

图片来源:网络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一枚瓦片就是一页鲜活的历史,一块砖就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瓦当:宫殿上的“徽章”我们只要想一下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就可[
阅读全文]

登高喜度老年节;赏秋畅饮菊花酒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所以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年节。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风俗。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观菊来瑞鹤;绕膝戏玄孙鹤是长寿的象征。孙子的子女称曾孙。玄孙指曾孙的子女,从本人下数为第五代。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古人在重阳节用茱萸插头或者佩囊,认为可以辟邪[
阅读全文]

茶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古代作为饮茶用器的茶盏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秦汉时期,饮茶之风日渐兴起,茶具才开始从日常的食器、酒器中分离出来。据了解中国出土的最早茶具为东汉烧造。饮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饮茶文化作为全国文化出现的标志。茶为国饮,远近同俗唐代宫乐图(会茗图)在唐代以前,饮茶主要在上层社会流行。到了唐代,饮茶之风才扩散至民间[
阅读全文]

1.将淀粉和清水按照1:1,捏入一点盐搅成淀粉稀浆。也就是一杯淀粉和一杯清水。我用土豆starch。有人喜欢用绿豆starch.
2.舀一大勺淀粉浆倒入盘子中(我用的是8寸的披萨盘,也可以用不锈钢盘子等)晃匀,熟练时,盘子在水里转一下,分布更均匀。不能太薄了吃起来不筋道
3.将盘子直接放到烧开的热水面上,让淀粉颜色变白
4.淀粉变白后压下去一边将热水灌进盘子里[
阅读全文]
若要高兴一辈子,做事;若要高兴一阵子,做官;若要一个人高兴,做梦;若要一家人高兴,做饭;若要一圈子人高兴,做东;若要一瞬间高兴,**[
阅读全文]

古代瓷器的种类,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瓷器是独属于中国的伟大发明,它的性能和外观都远远超越瓷器并有了质的突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是人类“瓷文化”的发源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抟土成金,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说起古代瓷器的种类,如果按照瓷器的器形的大类分分为:碗、杯、盘、壶、罐、盆、瓶、炉、盒、匝、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