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安芃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很纳闷,他是不是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共有多少个国家?他是不是知道当年二战反法西斯同盟中都有哪些主要国家?整出那么大排场,搞得那么大张旗鼓,弄出这么个结果,难道他就没有一丁点儿觉得寒碜吗?2020.9.3[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03 06:16:11)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章狂轰滥炸  南京被占领了,“首都”都沦陷了,数不清多少次大大小小浴血奋战后,血肉筑成的胸膛实在难以抵挡住枪炮,在“迟滞”了敌人进攻后,蒋介石带着他的国民政府迁向了西南一隅。  重庆成了抗战时期的陪都。  从地图上看,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长江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断了蜀国与外部联络的通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一章四面楚歌、摇摇欲坠的中国
  人类,进入了第二次空前的自相残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无论是交战国家、伤残人员还是屠戮手段,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欧洲,日耳曼人在那个留有一撮小胡子的元首挥臂征召下,在数不清的轰炸机、驱逐机的掩护下,地面上一支支用坦克和大炮武装起来的看似可以摧毁一切意志的部队在整个欧洲横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01 06:11:44)
驼峰航线刘小童
引子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为抗击日军侵略,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和外界的联系,以便获得战略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中国的抗战史,我敢说,在中国,至少95%以上的人都不知道驼峰航线;在湖南,大概至少9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薛岳和四次长沙会战;在我的家乡湖南常德,也应该有9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余程万和常德会战。先不说别人,就像我这样还算是重点大学历史系的毕业生,在来美国以前,对这些抗战史实竟也是一无所知,真的很让人汗颜。我们的历史课本中的抗战史,都特么的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峰航线》:作者自序和读后感一篇
自序:我和我的“驼峰航线”刘小童  ……绵延千里、终年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横断山脉上空,5000米高度。  空中,雪花在强劲的西北风裹挟下,打着旋地横飘。茫茫的冰川雪峰之间,一架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发出沉重的轰鸣,挣扎在这飘忽不定的升降气流中。一会儿,它忽地被托升起来;一会儿,它又令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战八年,中共八路军新四军从最初的几万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九十多万人。这数十万大军,还要加上超过百万的县大队区小队村基干民兵武装人员,击毙的日寇总共居然不足千人,怎么好意思吹嘘自己是什么抗战的中流砥柱?怎么好意思腆着个逼脸搞什么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2025.8.3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30 06:22:30)
驼峰航线简介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夏,日军切断了中缅公路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最后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由于海陆已无通道,只能开辟空中航线,于是驼峰空运诞生了。  “驼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八千男儿血张晓然
第9章将军在何方(2)二为了永远的纪念经过漫长的岁月,走过曲折的道路,一曲《红高粱》唱出了中华民族对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回唤。广东杂志《黄金时代》报道:“1991年4月2日晚,北京京西宾馆人大代表驻地。吃过晚饭的人大代表三三两两走出警卫严密的京西宾馆大门,在复兴路铺满林荫的人行道上散步。两位30多岁的年轻人迎面走来,他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西方伪史论者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近现代西方所有创造发明的灵感全都来自中国的《永乐大典》。这些人给出这样的论断,大概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并不逊色于甚至高于西方文化。我不想跟他们争论是否近现代西方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源自中国的《永乐大典》,因为这样的争论很难有个明确的结果。我只想问他们一个问题:就算近现代西方的创造发明的灵感全都来自中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