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安芃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墓碑》节选5领袖所到之处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四川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即成都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三面红旗”的中心内容。成都会议通过的《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这一文件,对人民公社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会议是在著名的金牛坝招待所召开的。这里的一切设施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峰航线刘小童
尾声航空救国!
  1945年8月6日、9日,随着两颗原子弹相继投下,巨大的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冉冉升起,作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个挣扎的轴心国,日本在这场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战争中,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由热爱和平、坚持正义、公道的国家结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夺得了最后的胜利!  爆炸、燃烧、鲜血、生命,在庞大的战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4哈佛医学博士的惨剧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一说是硕士)董坚毅1952年投奔新中国回到上海,在惠民医院任泌尿科主任。1955年支援大西北建设到兰州,在省人民医院工作。在1957年因给领导提意见被定为右派分子,送到夹边沟农场的新添墩劳动教养。后又转到夹边沟农场的高台明水分站。董坚毅的妻子顾晓颖也是留美生。在董坚毅劳动教养的两三年里,顾晓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24 06:19:39)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十三章最后的飞越
  将军强调精确的航务:制定飞行计划、调度严格指定飞行高度、飞行员有无飞行任务必须到指定地点报到,白天飞行,从10000英尺起,飞行员必须使用氧气、在飞行中使用正规的无线电通讯、在机场要遵守起飞和降落程序……  滕纳的做法有点类似中国的“整顿”——事无巨细,严格规定。  还有一个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3饿死粮库旁由于反右倾,干部们都不敢说真话。信阳专署机关党委书记李文耀,其妻姓文,回老家看到煮人肉吃,她没有吃,带给孩子吃。李文耀的父亲饿得走不动了饿死在街头。但李文耀还是说形势大好,还积极批判张树藩、余德鸿。余德鸿说:“你老婆吃过人肉,你爹饿死了,你还批我,你有人性没有?”信阳地委副书记王达夫分管反右倾运动,态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十二章中美“大对撞”
  “火锅”事件  “驼峰航线”是四十年代世界闻名的航线,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困难、最危险的航线,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的开辟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最危险的时刻。  航线从四川重庆、宜宾、泸州及昆明出发直飞印度东北边境西南的汀江机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2哪里还有狗?1999年9月10日,在信阳狮河宾馆,71岁的余德鸿(1959-1960年任信阳地区专员张树藩的秘书)向本书的作者回忆说:粮食被征购走了,秋收刚过农民就没粮食吃。我们到遂平县石寨铺检查农业生产,路经青石桥大队,想住在这个大队里。大队长慌得不得了,我们说:“简单一点,随便弄点吃的就行。”一直到晚上9点半他才端上吃的来,是几块南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十一章“驼峰”,生命之魂!
  上哪儿找这种日子啊!  之后是训练,全部美械,火力大,精度高,最痛快的是供应充足,子弹炮弹随便用,哪像国内几个人合用一条枪,有的抱着个木头家伙还像搂着个宝贝似的。  几个月下来,那精神、那劲头和原来简直没法比。  拼命地练。等到反攻时,长官就是一句话:“弟兄们,咱们回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墓碑》节选1:父亲之死1959年4月底,我正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共青团委办“五四”青年节墙报,我儿时的朋友张志柏(小名车子)从湾里匆匆赶到浠水第一中学找我,急急忙忙地说:“你父亲饿得不行了,你赶快回去,最好能带点米回去。”他还告诉我:“你父亲没有力气去刨树皮,饿得没办法,想到江家堰去买点盐冲水喝,没想到倒在半路上,是湾里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驼峰航线刘小童
第二十章威廉·H·滕纳是员干将
  渡运分队总共有五万官兵,单是飞行员就达8000人之多,他们的任务是,及时把工厂生产线上下来的飞机运送到国内的部队及世界各个战区,到1944年,由于各个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渡运分队每个月向部队移交的各种飞机总运输量达到11000架之多。  “二战期间”,世界各个战区,只要有飞机的地方,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