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看天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步入哈瓦那的老城。中心广场旁,古巴议会大廈就像美国的一个翻版。旁边的歌剧院带着老殖民地的遗风把这个广场装扮成整个哈瓦那最华丽的花冠。 上图,路边咖啡厅里的乐队用沙锤和吉他奏出60,70年代的音樂,恍若隔世。不过,那拉丁风情的确地道。 折入小巷,这里又是另一种景象,很久远,那些几乎从记忆中逝去的旧梦被这些景象重新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抱歉,失手把原文删了,此为重发。 到了,我一脚踏进了一个斑驳的旧梦里。环顾着哈瓦那的何塞-马蒂机场,那面古巴国旗很确定地告诉我,是古巴。这里的景象就让人看到是一个过去时光的重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就令人难以置信地定格在不会动的时间坐标里。我有点发晕,脑子里有两首歌在交替萦绕。第一首是纯西班牙血统的歌,第二首是中国人编的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02-18 22:52:51)
有国内朋友问我看春晚之感,又发一网络写手的文章题为“我们的文艺环境,正在严重地和这个时代与国家民族背离撕裂!到处充斥着无病呻吟和颠倒黑白!” 春晚看到“学车”那个节目就失去了最后的一点的兴趣和耐性了。幸好没继续看下去,听说“新时代”的特色可媲美北朝鲜。 那姓周的写的东西我看了看,还是和往常一样满篇带被迫害妄想的呓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雨中苦候二十多分钟才得以跨进大都会博物馆的大门,即使是不会再现的机会,人们都爱等到最后的一刻才急急忙忙地扑过去抓住那一时光。米开朗琪罗特展,让人得以在佛罗伦萨和罗马外都能目睹大师的作品。其中原创手稿,雕刻胸像,皆为不易看见的藏品。 当面对着那些胸像和头像的时候,就仿佛能感应到他们某种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近朋友发一文给我,是对易中天的一篇分析评价,认为他替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中国文人去寻求“经济独立”遁词的各种冠冕堂皇之理由是不足取的。 那位评论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她太年轻,不知道当年的独立人格是如何在户口本,粮票,工资,已经被人“以人民的名义”加以几十年折腾下被消磨殆尽的。当你要从消遣你的人手里拿到你唯一的经济来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0-27 18:15:03)

一路可见的格桑花陪伴着到了甘肃迭部县的扎尕那,海拔三千四百米的青山绿水。 这里有被誉为另一“香格里拉”之称,三面环山,碧水南流,“养在深闺人未识”。 不过进山时看到道旁像是在盖门楼子,恐怕不久就要留下买路钱才能进山了。 过百年的藏家房子还依旧为主人晒腊肉作贡献。十五元一杯的牦牛酸奶很醇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7-10-20 21:14:06)

从炉霍,先后了翻越两个海拔四千余米的山口,颠簸两百公里到达甘孜州的色达。 路边的高原草甸很舒展地伸向高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面对苍原就能忘却人世间的羁绊,放飞自己的思絮的缘故。 虔诚的人们在山坡上砌画出祝愿和希望,远方的经幡借高原的风把祈求吉祥安宁的祷告播向四方。平安是善良的双生子,在人世间他们总是相伴相随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10-13 20:05:42)

成都是一要住下来慢慢逛的城市,此次没想在闷热的成都久呆,汇合了在这里等候的朋友就往川西北奔。过成都平原后翻越海拔四千余米的邛崃山。雨雾交加,山流高挂。陡峻的山体吞吐出万千气息,借秋雨梳理着绿色的山林。

清凉的空气缓解了高海拔的反应。穿越靠近顶峰的长七,八公里的隧道,我们奔向西北面小金县。

高大的邛崃山很快地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7-10-11 13:23:23)
看到一则某演员的三婚的花边新闻,挺招人的。我倒想起他主演的电视剧“大染坊”,前十几集的商场跌宕纠缠的戏还不错。后面几集的政治水分添多了,索然无味。这也不怪他,像“亮剑”这种合主旋律的电视剧也没敢把原著中主人公在文革时死于枪下的故事往屏幕上搬。 可“大染坊”里的某一剧中情节我倒没忘: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中国有钱人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0-06 09:22:18)

过秦岭进四川,许多地名在中国历史中反复再现,如今青山依旧,碧水长流,人们只能自己编织昔日的英雄梦,把酒推盏作兴衰之叹。 想起来,在山西临汾饮汾酒,觉得顺口顺喉,不上头,可以一饮。我不好酒也往旅行箱里塞了一瓶,日后让它在大洋彼岸散发点酒香。
过七盘关即离陕入川,相随向南的嘉陵江中滚动着不亚于黄河那种泥泞水。感觉不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