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航起义”指的是1949年11月9日,原民国中央,中国两大航空公司人员驾驶飞机北飞投奔北京的一段历史。由于背景复杂,除“正史”,还有很多口传故事。
1985年夏天,美国最大的运动健身器材公司UniversalEquipmentINC来到北京,意在开拓中国市场。免费送给国家体委20套Universal健身器材,这些当今随便哪个健身房都在使用的器材,在当年中国还是个稀罕物件。美国[
阅读全文]
我插队时的巴盟牧区大队里,懂医术的有三人。
一个是队长的小姨子,30多岁长相秀美,常常提一个有红十字标志的药箱。小姨子算正牌赤脚医生,参加过旗(县)医院的培训,药箱里的医药也是大队支出,可是没人把她当医生,找她仅是为了方便领取些常用药而已。
第二个是经营菜园子的老王头儿。这人背景很复杂,早年是北京大中药店的学徒,40年代初到南方采买药[
阅读全文]

西方的儿童教育少不了户外教育(outdooreducation)这个环节,除学校安排外,父母家长和孩子们camping,hiking也是最普遍的家庭活动之一。中国也有“大自然陶冶情操”的说法,真正身体力行的不多。
我16岁时初到内蒙牧区插队,望着大片的草场青山,人口稀疏,和喧闹拥挤的城市生活有着天差地别,兴奋愉悦之余,心中多少有些忐忑。没过多久,我就和广袤的自然建立了[
阅读全文]

20多年前我在华盛顿州东部一所大学读研,每当天降大雪,我都格外欣喜。学校有几位教授轮番给我打电话,请我帮他们铲雪。我一来特别喜欢铲雪,不觉得是个苦役,二来我干活儿快,体力好,因此好名远扬。
一般同时有几家请我干活的时候,我都最先赶到Dr.B家里铲雪。Dr.B家距我家只有20分钟步行距离,风雪天不用开车,较为安全。他家除了有一个很大的车道外,还有一个[
阅读全文]

本周箭客一家在我家做客数日,老朋友相聚,一桩桩往事又涌到了眼前。
箭客兄弟和我有38年的交情。1978年初,我们77级入学不久,我到国家射箭队拜访我的内蒙老乡巴特尔,和巴特尔同宿舍的运动员正是这位山东籍的大汉箭客兄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俩人结识成为朋友。
77年恢复高考,对于全国运动队的一些在伇运动员是个不小的震动,箭客兄弟就是其中之一。箭[
阅读全文]
隆冬时节天气冷,夜里睡的格外香甜。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一个公园,看见前面乱哄哄地围着一群人在打架,乖乖,都啥年头了还打群架啊。挤进去看到几个60,70岁的老汉和两个中年女士在那里拉拉扯扯地争吵厮打。两女士声音高亢,言语中反复地说着揭露揭露,反思反思。须发斑白的老汉们愤怒吼道,反党黑毛就是卖国!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颤抖着嗓音怒斥道:“禽兽啊[
阅读全文]

1986年我在国家现代五项队当教练。一天刚下了训练课回到宿舍,就听说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上午来过我们的马术场,骑了一会儿马然后离开的消息。我没有喜交名士的习惯,无所谓,爱谁谁。。。
我们的领队回头叮嘱我说,下次如果班禅大师来骑马,你一定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去照顾一下,强调这是政治任务,我连声答应。
夏天的时候,班禅大师又一次来到马[
阅读全文]
刚来美国的第一学期,无论是上课还是其它活动,老美讲得英语只能听个大概明白。教授招集TA们开会,按常规大家都要介绍一下,自己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里有哪些收获和趣闻。
排到最后的一个家伙在夏威夷打了一个夏天的工,浑身皮肤晒出古铜色。他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他在夏威夷度过的夏天。在他发言结束后,有人突然快速地问了一句“Didyougetlaid?”,结果大家就哈[
阅读全文]

77级刚毕业的时候,是当时年轻人婚恋的热门人选,文革后第一批正牌大学生嘛。同学Z哥年近30岁,高大威猛,自信满满,好多人也积极帮忙穿针引线,给他介绍对象。
不久后Z哥通过朋友介绍,和一个在保密单位工作的女军人谈上了恋爱。这位女军人来过学校两次,个子不高皮肤略黑,五官端正,不苟言笑。Z哥骑一辆自行车,下课就往北山跑。又过了一阵子,事情没了下文[
阅读全文]
写这个议题多少有些心虚,因为见识有限。但细细一想,城里比我有资格写的人也不会多,就写写我见到的吧。我生长的草原钢城,文革前最优秀的那几所小学中学,都包括有蒙古族中小学,简称“蒙小”或者“蒙中”。由于政府的民族政策,蒙小蒙中的校舍设施,师资配备等等都好过一般学校。我父母把我两个哥哥都送进了蒙族小学,希望他们能学到一些不同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