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步步惊心游水乡(上、坎坷的启程) 步步惊心游水乡(中、处处是坑) 终于,我们按照预定时间开始回程“顺道游”。导游说,即将要去的是个“休闲景区”,大家可以随意走走逛逛,喝水,休息一下。她特别强调,这虽然是当天的最后一个行程,但却是整个行程的高潮和重点,大家会看到最精彩的部分。这一段充满了矛盾的话让我本来已经失望满满的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步步惊心游水乡(上、坎坷的启程) 步步惊心游水乡(下、百闻不如一见骗) 到达水乡古镇的时候,细雨继续缠绵。距离十·一长假还有几天,镇里除了我们团,散客稀少。可是,说好的“江南水墨画”呢?我只看到一个有“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供照相的景区,门票一百。曾经的“水巷小桥多”,变成了家家皆商贾。每个住户都在临街的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初秋,我去江南。有天偶然兴起,报了一个“纯游玩无购物水乡古镇一日游”。夜里,天公很配合,下起小雨,好像为第二天的“烟雨江南游”做了序曲。我卧听潇潇还淅淅,还真的做了一个白墙灰瓦,古意石桥的江南梦。 早上六点一刻,雨后的天色微灰。我按照短信的指示,在旅馆附近的路口,上了一辆十五人中巴去位于市内某街心公园的旅游团集合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有次我在高铁碰上一位从上海去北京开医改会议的专家,我趁机向他请教,为什么现在有职工医保和新农合,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保费也便宜,为什么网上还动辄就有帖子,看不起病,需筹款几十万的。他说这样的情况有,但是越来越少了,造成这样主要是病人没有按照医保的程序走。 比如国家行政拨款给某县医院一年六亿,有些县医院一年只能用掉三亿。为什么呢?简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7-12-11 12:59:08)
老家的人生病了。一开始身体觉得不舒服,就去了镇上的医院,照了片子说不大确定,就转到了市立医院。市医院确诊了,要做手术。不巧的是,这个科的主刀大夫两个月前进行了新的工作调动。下一步就是去省城。这个病虽说不是什么急性的,病人还能吃能睡能劳动,但既然是迟早的事,还是早解决早好。 看病,第一就是要钱。钱嘛,家里虽然不多,但是为了这个事舍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时候我一直跟父母住在属于北京西郊的海淀区,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交332(颐和园至动物园)沿线。一年当中,难得挤公共汽车颠簸一、两个小时进城几回——过了动物园,就算进城了。以至于后来他乡遇老乡,人家道地的北京人说起某繁华区某著名建筑物,我都接不上,颇有秃子进庙堂——假冒和尚的嫌疑。所以一直以来,我对比较高端的“城里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7-11-26 17:26:19)
不久前,朋友有事需要回国两个星期,把小孩留给她先生一个人带。朋友想他天天上班,下班又要接送孩子课外活动,再赶回来煮饭很难为他,就提前做好一些半成品,冷冻在冰箱里。除了这些,再准备买一些现成的。 我们小镇中国人有个微信群,平时有关社区的什么消息大家都会在里面互通有无一下。有家商贩,据说来自某大城市,周末辗转于附近州各个中文学校摆摊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回国一趟不易,尽量陪我家老爷子到处走走。这天天好,我们决定去北大逛一圈。 名校的门是越来越难进了。考生难进,把藤校当作景区或圣堂来参观或膜拜的游客也难进。 我家老爷子从十七岁进京入北大,一辈子就没离开过。如今八十好几,每次进校门,还都规规矩矩照章办事——出示证件,然后等着小保安点头放行。 老爷子一直非常尊敬地称呼保安为&l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我虽然算是一个老北京了,但是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总有新鲜的感觉,更何况相隔了这么多年。此次回国,千算万算,我这个密集恐惧症患者还是赶上了十一长假。既来之则安之,完全以游客的心态在北京市内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一天从从北京南站走到了永定门长途汽车站。
本来想找车去最繁华最高档的地方转转,结果发现特12这条线经过好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7-11-12 11:16:23)

有天约了一个朋友见面,她为人热情、豪爽,平时我跟她很聊得来。她是一心扑在独生子教育事业上的好妈妈,平时工作清闲,生活的中心主要是围着孩子转。她家就是最普通的中产,但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那种。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大半个中国游遍不说,美国的夏令营也来过两次了。
那天小学校租了附近的体育馆开年度运动会,她帮忙老师做义工;我想见见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