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小公司以前我其实已经有过一个大公司的面试,这个我在前面交代过。大公司的面试一共三次,是我在美国找工经历中很有趣而又独特的一段记忆。第一个面试来自我老板的老板。这位女士为了让我放松选择了公司附近的中餐馆。虽然我在中餐馆打过工,但一本正经坐在中餐馆里点餐吃饭的经历并不多。我俩一落座她就开始发问,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点餐的过程也是在我[
阅读全文]
离开第一家小公司以后不久我就搬家来到了大城市波士顿。这次学聪明了,搬家以前就到图书馆查资料,拿到一本厚厚的CommerceRegistry,上面有所有公司的基本资料,如公司名字,地址和领域等。我以即将居住的地方为圆心,把周边的公司仔细扫了一遍,发出了一百份简历。这只是大海里捞针的第一步,不得已的找工方式。到了地方以后我抓紧时间安顿下来,考了麻州的驾照,[
阅读全文]
八十年代刚来美国时像很多人一样,在中国餐馆打工,为了尽快立足生存。同时学会开车以后,白天转战各个中介办公室,填表,面谈。回家后苦练打字功夫,用一种国内带出来的一片五寸盘打字软件,在PC上练习。后来当场测试打字速度超过每分钟50个字,算是达到了普通办公室员工的标准。好在餐馆工都在晚上和周末,白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找工作。当时没考虑专业,就想[
阅读全文]

一个在中国江西农村长大的80后女孩,没有上完高中,没有参加过高考,她的命运能怎样呢?能凑合着活下来就不错了吧?就算是大城市里出生长大的,上了大学的女孩不是也被淹没在了社会竞争的海洋里吗?出国的又怎样,国外长大的又怎样,大部分人不都是按部就班,过着一辈子就这样了的生活,从一开始上班就看得见自己晚年的生活。不喜欢不甘心又能怎样?有几个人能[
阅读全文]
现在看中国电影只看这种大家转来转去的,估计不会太差。《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描写底层小人物的挣扎,无奈和善良的影片。看完后很有点惊喜,突破了以前国产片总把小人物描写得猥琐而可怜的固有印象,看着影片中的主角因善良和坚毅逐渐高大起来的形象,突然很疑惑地问了一句:这部片子怎么通过的?审片的是睡着了,还是别有用心,还是估计错了形势?
影片的内[
阅读全文]
先是看到大妈捡了一个女孩的iPhone,见面不归还不说,还敲诈勒索2000块钱。在女孩苦苦哀求,并以500元和一箱杨梅做谢礼后仍然冷若冰霜,绝不松口。看到女孩的朋友报警后随即破釜沉舟,将手机掷地摔碎。另一则是同学聚会餐厅,一女生发表讲话到一半突然倒地,疑似心脏病发作,周围观看者有之,继续吃喝聊天者有之,就是没人蹲下来,关心地查看一下,也没人打电话报[
阅读全文]
当你的车被撞了,当你怒不可遏,准备下车后和撞你的人理论一番,因为你有理,但眼前的景象顿时把你的一腔怒火和晦气堵了回去。一个墨黑的彪形大汉,露出的皮肤全是黑色的纹身。身边的一辆破车几乎可以随时走进废车垃圾场,油漆的颜色早就看不出原本的色彩,窗户没有玻璃,有的用胶布糊上了塑料膜,车身无一处没有伤痕,真是千疮百孔,小撞一下根本无法分辨哪[
阅读全文]
最近读了微信圈里疯传的《卖米》。和以前一样,一有这样的获奖文章出现最后一定捎上一句:建议放进中小学语文课本。记得上次也有一篇关于子女孝顺长辈的文章得到同样的高度褒奖,也是最后有人建议放进语文课本。先不说什么样的文章应该进语文课本吧,我相信这里是有标准的。就这两篇文章的内容而言我想不同的人读了以后应该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至少我的理解[
阅读全文]

香港是购物的天堂,这早已尽人皆知了。每次去香港都看到在口岸拖着大包小箱子过去的,如果只是玩几天绝用不了这么大动干戈。购物者最青睐的当然是香港的免税奢侈品,包括电脑手机等。便宜但质量还不错的生活日用品,衣服,药品,奶粉等等也是抢手货。香港不大,市区有个两天也就转过来了。正因为小,到哪儿都方便,省时间,港岛和九龙加起来主要景点看看也就[
阅读全文]
国内的手机应用远远超过了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其方便程度决不可小觑,不用带现金了,甚至不用带卡了,还避免了被塞进假币,也省了找零钱的麻烦。这样一来给那些靠低科技扒窃的,曾几何时靠勤学苦练也能有碗饭吃的小偷们当头一棒,他们的饭碗立刻成了问题。尽管高科技犯罪也有,但人数有限,加上手机应用中的防护措施也在同步加强,犯罪的步伐终于慢了下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