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盼盼是中国历史上名女人之一。因盼盼曾住燕子楼,燕子楼也成了名。关盼盼、燕子楼,是一个相当凄美的故事,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和这个故事有关联。
燕子楼在唐代的徐州(今江苏铜山县境内),唐贞元年间,由尚书出任徐州刺史的张建封为爱妾关盼盼所建;关盼盼美艳而多才思、能诗文。而当时的白居易只是一名校书郎,但他的诗名不小。在遨游淮泗之际,往谒张建[
阅读全文]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的人生哲学,这段话充分传达出郑板桥落拓不羁的豁达性格,也是民间流传最广,最为人熟知的一段话。郑板桥将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他的诗书画中做一完整的呈现。
1.郑板桥送贼
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
阅读全文]
炎热夏季的夜晚,人们最讨厌的就是蚊子。许多文人墨客曾写过不少咏蚊诗。有一文士作过一首《黄莺儿》词:“名贱身且轻,遇炎凉,起爱憎,尖尖小口如锋刃。叮能痛人,叮能痒人,娇声夜摆迷魂阵。好无情,偷精吮血,犹自假惺惺。”用拟人化的写法,把蚊子夜间袭人时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晋代文学家博选写过一篇讨伐蚊子的檄文:“众繁炽而无数,动[
阅读全文]
明代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不衰。然而传说调侃了我们,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并无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并且一生坎坷,晚景凄凉。明代也确有个叫秋香的女子,但她并非大户人家的丫环,而是金陵风月场中声色皆佳的名妓。
唐伯虎是明代中期具有诗、书、画“三绝”之称的大才子,但他愤世嫉俗、恃才豪放、不巴结权贵的性[
阅读全文]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
阅读全文]
七步诗据《世说新语》载,三国时,曹植的哥哥曹丕嫉恨他,想剪除他。一次叫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杀头,结果曹植七步之内吟出一首讽刺骨肉相残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最后,曹植终免一死。这首诗古今称誉,这故事既动人又残忍。
五步诗唐朝开元年间,零陵人史青,一次向唐玄宗上表自称:“臣五步之内即[
阅读全文]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在这种氛围里,人的学问、能力、待遇与荣誉,都以官位相衡量。由于官员影响的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因此,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与衰败、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恶、廉洁与腐败,都与官员脱不了干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无人敢于艳羡文人,蔑视官员。但在国外当选就是官员,落选就是百姓已经成为常态的地方,另当别论。[
阅读全文]
古代读书人欲求上进,写些能显示才华和识见的诗文自我推销一番,说是寻求知音见赏,实则希望对方接见或择机引荐等,谓之“干谒、干请”。如果只想入仕求官,则谓之“干禄”。这种投诗问路,如果不是死乞白赖,通常当属风雅做法,不管怎么说,总比送“黄白米(黄金白银)”去打通关节腐败干部强。底层读书人大都十分清苦,寒窗攻读,有时连下锅[
阅读全文]
安徽桐城有一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六尺巷,这是一条长百米、宽二米的小巷,巷子的一旁是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旧宅,另一旁乃其邻居吴氏旧宅。张英在京做官时吴氏越界建房,张英堂弟驰书京都报告张英,望他凭借官威压一压吴氏的气焰。张英接到家书后回诗一首:“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rd[
阅读全文]
古代文人多有题诗的习惯,但凡游览胜景、缅怀古迹,均要题诗以志之,表达感怀伤情之思,抒发凭古吊今之情。但是,诗人们的才思与情绪并非总能一意畅快地得到抒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又是什么原因致使“能诗者不敢措手”呢?
武昌黄鹤与虹桥芍药
唐代诗人崔颢曾游武昌,登黄鹤楼,但见胜景无边,一时百感交集,愁情郁结,感慨万端,于是题诗而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