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南宋,姜夔。译谱:著名音乐家杨荫浏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兼通乐律,时常自己作词,自己配曲,古时称“自度曲”。杨荫浏先生根据姜夔的曲谱,参考古谱及长安古乐的记谱方法,将其译为现代谱。以下为油管上的一些演唱。
听听宋词音,恐怕跟大家想象的很不一样呢。和大家同赏,周末愉快!
1.《杏花天影》
2.《鬲溪梅令》
[
阅读全文]
看南客兄关于混韵的讨论,觉得俺们汉语想找本统一的韵书还真不容易,盖因方言繁复,一如地方戏曲各唱各调,难以协调。《平水韵》虽为历代沿用,但其中的弊端,大家在讨论里已经说了,在于其韵部多有和今韵不合之处。如要择其合今韵者,则相当于将韵部变窄,大违《平水韵》初衷(继承《唐韵》,把200个韵部合并成100个左右)。《诗韵新编》虽然不错,但北方方言[
阅读全文]
因老乡墨脉的短评,想起了老舍关于孩子的一篇风趣文章,贴过来共享+收藏。为人父母者,读之更加莞尔。
《有了小孩之后》
文/老舍
艺术家应以艺术为妻,实际上就是当一辈子光棍儿。在下闲暇无事,往往写些小说,虽一回还没自居过文艺家,却也感觉到家庭的累赘。每逢困于油盐酱醋的灾难中,就想到独人一身,自己吃饱便天下太平,岂不妙哉。
家庭之累[
阅读全文]
蓝海依依倦浪收,绿洲凭眺最高楼。
阴霾彼岸难遮日,普照炎黄竞自由。
[
阅读全文]
下面是第一段被删的,闷三儿的出场戏。想来被删的原因是有一句“83年严打那会儿,打一拳就判个3、4年。”这一段颇让人想起《警察与赞美诗》里的主人公Soapy。
再下面这段是交代六爷和儿子喝完酒后的活动及如何被送入医院的。
[
阅读全文]
这时节写《老炮》的短评,颇有点马后炮。可不是,比“马后“还晚点,要是再过几周就成“羊后炮”了。随便说两句,看官权作一笑吧。
电影简介有意思,上来先说六爷是个“混混”。先记住这点,这是个重要的“参照物”。
再看影片。六爷偷吗?不偷。不但不偷,还警告偷了钱想把人家身份证仍进垃圾桶的主儿:你要这么干,走不出这条胡同[
阅读全文]

寿难逾百年,何必苦修禅。
一斗方知命,酒浓心淡然。
喝到心里畅快淡然了,就是喝好了哈。这”斗“,您自己用心量就是。
庞兄赐句:
长短甜苦方知命,酒浓心淡自是禅。
方兄原玉:
欹枕更深雨夜楼,消残诗酒起闲愁。
每抬倦眼何望及,欲放宽怀莫可求。
身侧八荒天远大,缘空万象事忧幽。
达人同道惟知命,新岁聊须一醉休。
[
阅读全文]

今天读曲师好律《苏州金鸡湖畔雾霾有作》http://bbs.wenxuecity.com/poetry/678019.html,想起年初曾在网上看到一位摄影爱好者雾霾中拍梅花的文章http://www.et59.com/210403.html。作者在PM2.5达200的日子里拍梅花,感叹道“最痛苦的事就是阴天拍梅花,而且是雾霾天”
以此为题作一首:
山巅雪降千秋洁,沪上梅开一世芳。
纵有灰霾横万里,枝枝正色待晴光。
(后记:27日重读[
阅读全文]
文曲清辉逝,寂寥身后名。
两朝为太傅,一瞬落花翎。
纵有丹心在,难扶大厦倾。
风云百年后,红庙几人醒?
读曲师好律有感而作。“醒”在平水韵里可作平声。八庚九青轱辘格,象征历史循环。
翁被罢免,事情很突然。当日他还去朝里办公。原因众说纷纭,但似乎比较可信的是,满清权贵认定他支持维新,这会动摇大清统治的根本;宁要铁桶江山,不[
阅读全文]
罕见今晨景,
堵舟江畔换车行。
圣诞履薄冰。
第一句打两个国名,均需倒装。第二句一个国名,第三句一个城市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