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forh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保卫婚姻、保卫家庭:向“绑匪父母”出示“零容忍”态度 ---“心镜”就“是谁在精神上绑架了子女”一文回应读者 作者:心镜  对有人所说的"就个体而言,无论父母怎样,儿女在公开场合用自私、变态、为老不尊等词来指责批评自己的父母,我个人从理智和感情上都不能接受。退一万步说,即使自己碰上这样的父母,也只能努力去协调,所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心镜
其实,我觉得是什么样的妈养什么样的儿。 在我心中,母爱这个词太伟大,伟大到可以成为一种有信仰力的符号,成为人们在痛苦时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作者:李笑春
认识杨虹女士始于文学城博客,其中许多启迪性的博文展示了博主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跨越中西的视野。杨女士的新作"慈祥与残酷-透视中国式父母之爱”,让我们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考,我们决不能因其来自老祖宗,而对其中糟泊视而不见。虹女士敏锐地指出“中国式父母之爱”的许多误区,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并提出可行性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这本书去年夏天在台湾出版以后,我以为从此不关我什么事了。不想到这么快就再版了。而且我发现,围绕着写这本书、出版这本书发生的那些故事,和那些故事中的人,总是那些清晰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决定为再版写一篇序言。 这是一本探索父母之爱的书。当初写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就听到一些好奇的,以及反对的声音。我记得去北京采访结束之后,我弟弟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父母对子女的精神绑架 什么是父母对子女的“精神绑架”?简单地说,就是父母否定了无条件的爱---人世间爱的法则,而用父母对子女的肯定与认同替代了爱的意义。上天给予子女作为人的自由、价值和目的都是绑架式父母不喜悦的。这类父母否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合二为一”的神圣启示,或者说人的发展规则,以负疚感、恐惧感和羞耻感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我不知道在心理学上,有没有"被情感绑架的子女"这个概念。
我所观察到的身边那些婆媳或岳婿矛盾最大的家庭,那个夹在风厢里的儿子女儿,其实往往都来自父母情感淡薄或极为自私的家庭,或从小被寄养在外,或是家里最不受宠爱的孩子,甚至是从小就被厌弃的那个。
因为没有母爱的基础,长辈才会在几乎毫不顾及晚辈的客观条件,内心感受,和小家庭幸福和睦的前提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3)
父母之爱是慈祥,无私,博大的。是父母的爱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呵护我们人生成长,立业成家。健康的父母之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也都希望能够给予下一代的。您是否曾经问过:父母之爱也可能会是残酷,自私,狭隘的现实一面呢?
为什么我们华人父母和孩子都很累?为什么华裔孩子有‘纸老虎‘的美称:上名校爬藤百分比很高,就业后成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人几千年来坚信母爱是慈祥的。但是,科学的发现对于母爱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上除了有慈祥的母爱,还有残酷的母爱。慈祥的母爱养出的儿子都有着相同的幸福;在残酷的母爱中长大的儿子们,却有着各自的不幸。“心镜”对“中国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妈”一文写的短评,让人再一次反思,在颂赞母爱慈祥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母爱的残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婚姻和家庭问题是世上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国的婚姻和家庭特色,能让全世界瞠目结舌。因为它走到了极端,生产出一代又一代的受害人,却没有几人起来抗争。所以,文学城一篇语言朴素的文章“中国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如一枚石头投入河里,激起千层浪。看到这篇文章的两天后,我写了“谁能拯救被宰的羔羊”一文,希望那些“被宰的羔羊”以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昨晚我正读到文学城博客里一篇新的文章,“中国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忽然间微信显示信号,我打开一看,原来这篇文章已经被微信群里了。显然这篇文章一发出来就得到不少人的关注。我浏览了读者留言,看到这篇朴素的、平静的文字,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恰巧我和朋友昨天谈到同一个话题,谈到一个厚道的老实人,如这篇文章中的“前夫”一样,为了满足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