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家庭主妇的她(母亲)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一家人的生活是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充充实实。母亲用她那慈母般的心养育着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姑子,和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叔子。她对自己省吃俭用,结婚都两年了没添一件新衣服。倒是天天把姑姑打扮的漂漂亮亮,舒舒服服。叔叔的穿戴就更不用说了。虽然那时没什么多好的衣服穿,但叔叔身上的衣服总是干干[
阅读全文]
小叔子放学的路上
叔叔在他10岁时开始了他的读书之路。那时,大多数的家庭没钱供孩子上学。只有极少数的能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可又觉得上不上学没什么用。他们认为,反正读不书读书都得干农活。所以村子里只有叔叔一个人上学。
每天一大早,母亲就起床准备全家的早饭,先让叔叔吃,然后背着一岁多[
阅读全文]
姑姑回家后
爷爷回到家见到自己的女儿回来,脸上堆满了笑容,精神也好了许多。父亲见到了妹妹也高兴了起来。可是这时街坊邻居们以及邻村的人们又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巴舌拉起了话长。“她真行,真够勇敢的”一大妈说。“不行也得行啊,不勇敢又能怎样啊,还能离婚吗?唉,真是个苦命的。。。这个女人真掉到火坑里了”,一位邻居说。[
阅读全文]
姑姑被领养后又回来了
之后家里似乎有些平静,其实并非如此。在送走姑姑后的日子里母亲时常想起姑姑那双又圆又亮的大眼睛和她那细嫩皮肤。有时她做梦见姑姑用那双特别招人的眼睛望着她而忽然醒来,而再也不能入睡。因为那双眼睛会说话,好像在说让我回来吧嫂子,我不要在那里,我不认识他们。每当她想起姑姑被抱走时哭[
阅读全文]
小时候母亲
1932年十月十一日,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出生了。这就是我的母亲。她的到来给一个三口之家添了不少的色彩。姥爷和姥姥觉得儿女双全美不胜收。母亲有个比她大5岁的哥哥。妹妹的出生给她哥哥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整天围妹妹转,有什么好吃的哥哥都想留给妹妹吃。3岁时母亲就知道把自己喜欢吃的或玩的给哥哥。他们从不为任何吃的争抢。哥哥自幼可爱懂事,[
阅读全文]
宋家
在中国的六十年代,地里的活都是有人,牛和马来干。早起晚归的忙着地里的农活。生产队长一吹哨,大家就得去大街上集合。如果上工晚了那就得少挣公分。女人们一般挣公分少。一般男的每天挣八分,女的每天挣6分。到年终结算时是按公分来分粮食。所以不能懒惰。要不你家粮食就转不过一年的圈来。如果借不到就会饿肚子。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
阅读全文]
沉痛悼念亲爱的母亲
惊闻慈母于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八过世,女儿悲痛万分,痛不欲生,深感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悲痛欲绝。女儿怎么也不相信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竟变成与您永别之日!女儿为没能送您最后一程感到终身遗憾.为没能更好地报答您的养育之恩深感愧疚。虽然这些年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给了您些支持,但回想起来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