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代的一个夏天,北大校园。我的亲戚参加了一场考试。考生们主要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物理系学生,在校成绩优异,有志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考试有数学、物理和英语。考卷基本是英文。亲戚后来对我说,考场内的空气几乎凝固—每个人都知道,那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场命运的敲门。
CUSPEA【1】,中美联合招收物理研究生考试。1979-1988年共举行了十次,主要在在北[
阅读全文]

这几年不少好莱坞的影视剧我都没看过了,中国的看得更少。没时间啊,只能主要看些历史剧和文献片,偶尔看大家热传的现代剧,都是跳着看、快进;很多看个开头就弃了,如很热的《繁花》。
看到网上热播《沉默的荣耀》,是讲国民党政府刚到台湾时的中共特工的事情,和2008年的电视剧《潜伏》正好在时间上衔接。我有兴趣了解蒋到台湾后的所做所为,特别是在海岛上[
阅读全文]

结婚20多年,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辛酸史。要多委屈有多委屈,要多凄凉有多凄凉,后悔嫁给自己的丈夫,气他恨他。可自己其实也知道,孤木不成舟,婚姻幸福是两个人的事,婚姻不幸福也有各自的责任。
孩子读大学了,同学的表弟终于熬到了不用再为孩子迁就婚姻的年纪,“和那个女人实在过不下去了”,离婚!表弟妹是外省五线小县城里出来的。婚前千般顺[
阅读全文]

“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之间,都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与经济腾飞,从人均GDP几百美金,到了5位数,跃升为发达经济体,成为“东亚奇迹”的典型代表。
台湾的经济跃升十分显著,按世界银行的数据,1990年台湾人均GDP达到13600美元,几乎是当时中国的41倍!而中国在这40年期间的前30年净折腾了,人均GDP提升有限,仅在几[
阅读全文]

周末给北京家里打电话,听那边儿挺热闹。我心想这又是家里来人了。一问家人说这个周末不是过节吗?今年两个节,国庆和中秋很近,放假就连一块儿了。说是从上周三10/1开始,放假到下周四10/9才上班,共有8天假期。9月28号的周日和10/11的周六调休上班。
想想10/1是周三,我在美国毫无感觉。再问原来中秋是明天,10月6号。我不买月饼已经很多年,也没感觉。家人说北京[
阅读全文]

美国医疗贵,几乎是全球共识。咱们城里有人讨论回国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提到MR扫描在国内均价只要500元人民币,在欧洲200-450欧元/英镑,而美国上千。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在美国常见,长期治疗和药物也开支庞大。
我一位朋友在美国的一般医院做一个小手术,不需要住院那种。做完手术在观察室待了几小时醒麻药。早上7点半进医院,中午一点半出来。账单[
阅读全文]

2025年1月回国,体验了一把传说中的大陆春运。网上抢高铁票,挤在座无虚席的车厢里,看回家的人拉家带口、箱笼满满。40天的春运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面都超过疫情前水平,铁路运送旅客5.13亿次。
中国的第一条高铁是1999年开始兴建的秦沈专线,西南起秦皇岛站,东北至沈阳北站。当时的设计时速250km/h.2003年完工。那之前中国的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不足,主要干[
阅读全文]

昨晚我没看北京阅兵。今早看到咱城里关于九三阅兵2025的新闻【*】。文城新闻不传谣、不煽情、不过誉、不饰伪,让人比较信任。其重要新闻是我唯一看的中文news。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大战期间协约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帝国(后来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罗马尼亚和美国加入)对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后来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加入)[
阅读全文]

不少中国人认为,在数学这种可以单打独斗的领域中国人比美国强,特别是在学校中的数学领域,中国学生不比美国学生差。从国内过来的中小学生,英语要补,数学是不用的,都觉得“easy”。
记得有一位网友曾经写过,他在超市里买东西,一次有十二美分的零头,他给了售货员一张大票和十二美分,售货员看着手里的钱,把十二分给退回来了,然后在收银机上输入[
阅读全文]

夏天是个fantasy的季节,fantasy对应着中文的意淫。意淫的夏天已经来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蔬果成长。女人可以穿飘薄的衣裙,展示婀娜多姿。这也是个需要无限精力的季节。
前面的文中有网友讨论“意淫”应该怎么翻译。碰上这种中国土生土长的词,翻译成英文就比较麻烦。网友说谷歌翻成“sexualfantasy,这似乎是直译,好像也不太确切”。确实,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