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有时间检思自己的人生时,我看到了自己内心蛰伏着的大大小小的伤口。是时候好好看顾它们,好好疗愈自己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伤口,不是吗?放下过去,才能开始新的人生。
最近重读PaulFerrini的《宽恕就是爱3》,读到了一份疗愈伤口的地图,很有意义。
************************************************************************************
我们如何彻底的疗愈自己的伤口呢[
阅读全文]

感觉国内心灵成长领域这几年发展得如火如荼,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医生/咨询师/心理成长导师。这个行业的突飞猛进,是物质富裕后的民众对心理健康的渴求的体现。
不得不说他们的心理学的根基还是来源于西方的心理学,但他们也很有悟性,写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有所启迪的好文章。
摘录下面这篇文章提醒自己,若因为某事受到伤害,伤口可大可小,或许[
阅读全文]

我看见了你的存在,尽管你的躯体日渐凋零,你的灵魂依然鲜活,我想握住你的手
退休以来,目前做两份义工。
我做义工的初心,是从自爱的出发点。作为一个一辈子从属于一个工作组织中的人,退休了,我担心失去了一个组织的归属感,可能会有失重感。于是我在退休前一年就申请了两个义工工作。
一个是老外的MealsonWheels,帮孤寡老人/生活不便者送午餐,每周1[
阅读全文]

“爱自己”这一词在现在这年头几乎成为陈词滥调了,但对于怎样才算真正爱自己,我们还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爱自己与“好好吃饭,“想开点好好享乐”,“不要太节约了,为自己花钱吧”,“早睡早起”......固然有点联系,但这仅是物质层面的,所谓爱自己应该远超出这个范畴吧。
路易斯海曾说:“爱自己就是绝不批评自己”[
阅读全文]

我爱我自己,我接纳我自己,我赞许我自己
终于提早若干年退休了。
退休的原因是工作压力影响了我的身心健康。
看上去我是一个正常的职场人,工作表现滴水不漏,与经理同事关系也过得去,工作的职位收入也算对的起我的自尊。
但内心的我,却感知到内在的疲惫。
这些年来,学习了与自己的身心有比较良好的连接,我敏感到我的身心在向我呼唤:停止工[
阅读全文]

你拥有创造自己的幸福的能力
在长期关系中,每过一段时间,他总是有些事让你的心沉下去。
总会有A/B/C….的新的事情发生,而这些事毫不例外地刺激了你,让你旧的伤口沉渣泛起,浮出水面,于是你又一次动摇了,不安,孤单呼啸而来……..
这真的不关他的事,是你的旧的伤口在复发,回过头看看:
--当他告诉你,他要与他的过世的前妻家人去亚洲[
阅读全文]

当你进入长期关系,你以往的伤口都一一走上了舞台
经历了关系初期的甜蜜之后,你们开始了情感的博弈。
你过去的伤口好似蠢蠢欲动,它们在提醒你,这或许是个治愈的机会,你想要从对方那里去获取过去所有情感上的欠缺!
可怜这个男人,他根本不知道他进入了怎样的关系,今后有何种重任需要他承担,他背负的期望有多沉重……..。
你希望他喜欢你[
阅读全文]

你的眼界界定了你的宽度
朋友转发一篇文章,是文学城内一位热门博主,一位北方女性写的贬低上海女性的博文。
草草看了一下,第一个念头是:“这样的地域歧视,还真有点让人烦”。
其次,看到文章对人没有基本的尊重,让人反感。
现在是什么年代呢?还在地域歧视。什么认知呢?是不是有点落伍了?
生而为人,无论生长在哪里,都是一样的生命。不明[
阅读全文]

你生命中的一首歌到底是什么?
有朋友说我是“最傻的上海女人”:)。
前天与这位好朋友通电话。她随丈夫从北美海归上海二十多年了,住在上海郊区的一个高档小区。
她的小区里有很多北美海龟,都是高薪阶层。她与几个邻居成为了好朋友,有几个是上海女人,其中两个在上海有几套几千万的房子,打算退休后卖掉再回北美。
我生活在北美,有一份工作[
阅读全文]

设定边界线是健康情感关系的底线
多年前曾看过一部日剧《妈妈,我可以不做你的女儿吗?》*,讲的是一位女儿为摆脱让她感到窒息“母爱”的故事。电视剧里的她还算幸运,最终得偿所愿逃之夭夭了。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关于一位上海的女研究生,那位女孩就没那么幸运了**。
她的母亲执拗地寄生在女儿一生的生活中,甚至到了在大学宿舍里和女儿共挤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