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伦盖蒂Serengeti源自马赛语,意思就是EndlessPlains,无边无际的平原。很久以前马赛人住在这里,他们尝试走出平原时,走了很久很久,于是大叫一声Serengeti,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名字。在坦桑尼亚其他国家公园或保护区,你也可以找到很多种类的野生动物,但只有在Serengeti,你才能看到成千上万的动物散布在无尽的草原上。
在从LakeManyara到Serengeti的路上,会路过两个观景台,[
阅读全文]

我们结束登山之旅后从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Moshi磨西镇出发,前往坦桑尼亚东北部的Arusha阿鲁沙休整一天。Arusha号称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周围被好几个国家公园环抱,刚一进城就感受到这里浓浓的safari气息。1几乎稍具规模的非洲城市在towncenter都会有一个clocktower,闲逛或等人时可以用它来当坐标,一般丢不了。2很多路口都是用这样的转盘来代替红绿灯。3坦桑尼亚每个城市都[
阅读全文]

KiboHut(4709m)-HoromboHut(3700m)-MandaraHut(2743m)-Moshi(970m)上集说到我们的summitday只是halfover,因为我们不能在KiboHut留宿,今晚的宿营地是3700的HoromboHut,也就是说吃过午饭我们还要再走10公里,下降1000米,这段路大约需要4个小时。从山顶下来后不宜休息的太久,否则肌肉太松弛了,走起来更费劲。我们小睡了两个小时后被叫起来吃午饭,下午1点开始下撤。临出发前看到KiboHut周围的空地[
阅读全文]
自然保护区。在我们这次去的几个国家公园中,Lake Manyara公园相对面积小(好像是倒数第二小,在坦桑尼亚),人少,看到的野生动物密度也最小。但它刚巧位于 Arusha 往 Ngorongoro 和 Serengeti 的必经之路上,因此很多 safari 行程都会在这里安排半天。<br><br>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觉得很享受,因为跟其它公园相比,这里最有丛林感觉。由于这是我们头一次近距离地观看成群结队的动物,大家都兴奋极了,发现动物时的惊喜也最大。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拍。<br><br>原先以为在国家公园里开车可以任意驰骋,进来才发现公园里也是有路的,尽管是土路,有的地方竟然还有路标。想想也是,如果可以到处乱开,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也太大了。<br><br>Lake Manyara自然保护区相当一部分是茂密的树林,比较常见的有东非狒狒Olive Baboon,书上把它们的样貌形容为“Dog headed monkey”(狗头猴身),加上一对靠的很近的贼溜溜的小眼睛(有对眼之嫌),实在是够丑的。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上,就像这一家三口,太阳下坐在草里抱着孩子唠嗑是狒狒的主要社交活动。晚间它们则棲身在树上,以避免獅子或花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攻击。<br>5<br><img src= http://i44.tinypic.com/2vxizye.jpg border= 0><br><br><br>刚出生的小狒狒经常被母亲抱在肚下,长大一点后则换成骑马的姿势被母亲驮在背上。狒狒和擅长伏击的花豹是一对死敌,别看狒狒个儿小,但有5厘米长的犬牙作为致命武器,打斗撕咬起来花豹并不一定能占到便宜。<br>6<br><img src=http://i44.tinypic.com/2cd74p5.jpg border= 0><br><br><br>狒狒很多,它们完全不怕人类,若无其事地坐在游客的车上。<br>7<br><img src=http://i44.tinypic.com/25sy978.jpg border= 0><br><br><br>在Lake Manyara见到很多长尾猴Vervet Monkey,它们的灰色毛发和小黑脸蛋很好认,有时群居数量可达30只。它们是著名的小偷,很擅长迅速了解车里或营地有什么东西可偷,有它们在可要注意关好顶棚,拉好帐篷。顾名思义长尾猴的尾巴真的很长,我的取景器都快装不下了。<br>8<br><img src=http://i42.tinypic.com/33z5wcw.jpg border= 0><br><br><br>豹和鬣狗在有可乘的时候会猎捕长尾猴,所以如非必要它们都会选择呆在树上,游客也正好可以借机目测他们的长尾巴。不过树上也不是绝对安全,因为有时蛇也会偷袭它们。它们之间会用不同的叫声来传达讯息(它们的棲地附近有时会颇为嘈杂),有经验的导游和司机会分辨哪种尖叫属于alarm,预示着有食肉动物在周围出现,一般猴子眼睛盯着的方向往往就是敌人的藏身之处。<br>9<br><img src=http://i39.tinypic.com/6p1550.jpg border= 0><br><br><br>公园里有不少我们未曾见过的热带植物,最新奇的就是“香肠树”,学名叫K. africana,<br>它结出的果实又粗又长,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根挂在树上的德国白香肠。香肠树的果实虽然像香肠,但是味道却和香肠相差得很远,据导游说它吃起来味道甜甜的。此外香肠树的果实还有护肤的功效,好像还可以用来制造啤酒。<br>10<br><img src=http://i43.tinypic.com/qzknxi.jpg border= 0><br><br><br>公园里有一个河马池,确切地说有点像在动物园里的意思,因为是把车停好后人走到一个木栏边观看。由于隔得比较远,加上河马白天基本泡在水里只露出鼻孔和眼睛,如果只用肉眼观测,有时会把河马和水里漂浮的枯木搞混,好在我带了望远镜。<br>11<br><img src=http://i40.tinypic.com/210y5br.jpg border= 0><br><br><br>用长焦镜头找到它们不算太难,但要它们浮上来让你拍照却不那么容易。<br>12<br><img src=http://i39.tinypic.com/walus8.jpg border= 0><br><br><br>终于给我等来了!因为河马的皮肤水分容易蒸发,经不起暴晒会开裂,所以白天基本泡在水里慢慢消化昨天的晚餐,只露出鼻孔和眼睛在水面,当然它们也可以闭气潜水长达六分钟。通常它们只在日落前才会上岸,因为食量大,有时一夜之间会跋涉6-10公里的路去找青草。河马是父系社会,由一头公河马带着许多房太太和小孩聚居在一起。看来无论是河马,狮子还是黑斑羚,抑或马赛人,都是秉承着一夫多妻制。<br>13<br><img src=http://i39.tinypic.com/f3z1np.jpg border= 0><br><br><br>这叫Dik-dik,属于最小的一种羚羊,它的名字源于小羚遇到危险时发出的zik ... zik 的声音。它们很害羞胆小,通常生活在不高不矮的草或灌木里,喜欢在自己日常居住的环境周围不停地拉屎拉尿以划定界限,似乎是想告诉其它动物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其实人类的野外露营手册里也有这么一条,说你可以在帐篷周围撒一圈尿,晚上如有熊来访它也不会越界,不过我从来没试过,不知效果如何。据说Dik-dik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当一方死去,另一半也会忧郁而死。满忠贞的嘛,我喜欢。<br>14<br><img src=http://i43.tinypic.com/2mpfmdi.jpg border= 0><br><br><br>Dik-dik的中文名字叫犬羚,这是它从草里钻出来后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宠物狗?它们的size真的很小,大概也就30-40厘米长,四五公斤重的样子。它们那么娇小的身形,自然会引起各方食肉动物的垂涎,甚至大型蜴蝪也会拿它们作食物。不过当食物充足时,象狮子这类大胃王是不屑去吃这种小菜的。<br>15<br><img src=http://i43.tinypic.com/5n8wlk.jpg border= 0><br><br><br>这是黑斑羚Impala,它们好像终日生活在惶恐之中,稍有点风吹草动便急急跳走。这也难怪,草原想吃它们的动物可真多,不仅花豹、猎豹和非洲野狗把它们当成晚餐的主菜,有时候就连狒狒、黑背豺甚至大鷹和蟒蛇等也会把小黑斑羚看作佳肴,因此它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有时真担心它们会得上神经衰弱症。<br>16<br><img src= http://i41.tinypic.com/124jvi8.jpg border= 0><br><br><br>黑斑羚里的男爷们儿,只有雄性的Impala才会长角,因此它的另一个中文译名叫“高角羚”,很形象嘛。它们一般不喜欢开阔的草原,而愿意住在林地跟草原的交界地带,因为它们的食物以叶片为主,但也吃短草和果实。它们可从食物和露水中摄取水分,故不用跟随其他动物作大迁徙。<br>17<br><img src= http://i41.tinypic.com/2h57jog.jpg border= 0><br><br><br>这一对黑斑羚像不像圣诞节时老美摆在自家院子里的装饰物,通了电晚上会亮那种?黑斑羚视力不佳,但听觉嗅觉灵敏,尤其擅长弹跳。有记录说它们在被敌人逼急了的情况下,能一跳三米高和11米远,看来动物奥运会的跳高跳远冠军非它莫属啊。<br>18<br><img src= http://i40.tinypic.com/21v5nd.jpg border= 0><br><br><br>Grant\)
我承认这集我当了一回标题党,因为这集里根本没有狮子。但LakeManyara马尼亚拉湖国家公园里的狮子很独特,能够爬树,栖息在树上,在书上是有据可查的,是公园的标志性风景,不信去问你的导游,我们不过是运气不好没有看到罢了。
终于到了期待以久的safari这一天!我们的座驾是一部有活动顶棚的丰田LandCruiser四驱越野车。这种车是为safari特制的,除司机和导游外还可[
阅读全文]

KiboHut(4709m)-UhuruPeak(5895m)–KiboHut(4709m):10小时,14km
上集说到我们晕晕乎乎地抵达了4700多米的KiboHut。简单收拾一下行李,立刻抓紧时间休息。顺便提一下,由于Kibo远离水源,因此只能保证最基本的饮用水和做饭用水,在这里要想洗脸刷牙,甚至上完厕所洗个手都不可能了。
大白天睡觉也不是件易事,后悔没把眼罩带来,一个英国佬居然一会儿就打起了呼噜。好不容易眯[
阅读全文]

HoromboHut(3700m)—KiboHut(4700m):6小时,10km,上升1,000m
早上起来天好像晴了,出来洗脸时看到这个。
1
去厕所路上看到的。
2
去餐厅的路上朝霞满天,还有乞力马扎罗的雪。
3
早饭吃到一半太阳升起来了。
4
两个MM顾不上洗脸刷牙赶快抓拍日出的景色。
5
在Horombo发现了担架独轮车,如果得了高山病,立刻下撤是最有效的缓解方法。
6
整装[
阅读全文]

感谢大家这些日子以来的跟读,回帖和鼓励,这也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一点题外话,虽然我尽量用轻松的语调来描写这段旅程,但并不意味着这段旅程从头到尾充满了轻松。尤其是Kili这段,我不想渲染它有多tough,但也不想让人觉得它太easy,这个分寸很难拿捏,毕竟这里边的苦与乐,只有亲自去过的人才知道,但绝不像“Astrollathighaltitude”那样简单。
由于众所周知的[
阅读全文]

Moshi(970m)—MaranguGate(1828m)—MandaraHuts(2743m):4.5小时,8km,上升900多米
今天將正式展开乞力马扎罗的登山行程。早餐桌上碰头的时候每个人的头发都是湿的,大家会心一笑,不言而喻team里所有人都洗了最后一个热水澡,要知道后面几天受条件限制可就没澡可洗了。我在hotel的小卖部买了两瓶水和一包cookie,把需要给挑夫背的东西集中在院子里让他们装车。
早饭后大家忙着[
阅读全文]

前面介绍过磨西Moshi是登Kili的门戶,阿鲁沙Arusha是safari的大本营,坦桑尼亚三个国际机场之一的KilimanjaroInternationalAirport则正好座落在这两个城市的中间。不管是登山还是看动物,如果想省时省力,乘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从阿姆斯特丹直飞这里大概是你最好的选择。
因为KLM每天只有一个航班,我怕错过登山前的breifing,所以决定提前一天赶到Moshi。飞机降落已是差不多晚上10[
阅读全文]

Safari是斯瓦希里语中的词汇,狩猎旅行的意思,这个词已经融入到英语当中。20世界初期,非洲的safari成为欧美上流社会的附庸风雅之旅。几部耳熟能详的好莱坞电影,Mogambo,TheSnowsofKilimanjaro,OutofAfrica等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形。今天东非已经全面禁猎,和动物亲密接触的途径变成了GameDrive-驱车野生动物探险,游客坐在车上近距离地观看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动物。
东非动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