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2018波斯归来: 伊朗旅游的衣食住行

(2018-12-03 05:36:20) 下一个

衣:

伊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对女性着装进行强制要求的国家,甚至连外国游客都要遵守。访伊的外国女性,自动享受“女国民待遇”,只要进入公共场所,一律要入乡随俗,以下几条基本原则是需要掌握的:

1)包头巾,这是必须的!虽然伊朗现代女性的头巾在以毫米为单位一点点地向后挪动,但基本上还是擦边球,我没看到过一个女人不戴围巾。

2)除了你美丽的脸庞和双手,其他部位露肉是禁止的。穿短袖就别指望了,长袖、长裤是基本原则。

3)时代在变,伊朗女人的裤腿也一点点地变窄,因此紧身牛仔裤也可以穿,但衣服一定要宽松的,下摆长度要超过臀部,避免显示女性的曲线美(伊朗女性的说法是如果不穿长过臀部的衣服,伊朗男人会摸你的屁股)。

4)伊朗对外国女性游客算比较容忍的,只要不是特别暴露,象征性的遮挡住头发,不特别显露出女性的曲线,就没问题啦。现在女人穿露出脚趾的凉鞋也被默许了,但人字拖是万万不可以的。

虽然伊朗要求所有9岁以上的女生都要佩戴头巾,不能露出头发。其实暗地里,伊朗女人自己有个高招 - 把马尾扎高,然后将头巾松松垮垮地搭在马尾上,这样就可以既不违反规定,又能巧妙地展示自己精心做过的发型(图片来自网络)。

伊朗男人再怎么打扮得奇形怪状都可以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以前男人留长发还不被允许,现在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了。男生上街可以穿短袖,但确实木有人穿背心短裤和拖鞋的。这两个街头踢球的,算是个意外吧,是我在伊朗整个旅途中唯一看到的露了大腿的男生。

To sum up:伊朗旅游着装,一切尽在摸索中。不建议女士们为了去趟波斯,买一堆以后压箱底的衣服,其实只要稍微改造一下平时的搭配就可以啦。去过印度尼泊尔的,碰巧买过那边的民族服装,穿去伊朗没问题。

说实话,真的很佩服波斯女子能够把头巾戴得那么优雅随性。旅途中遇到的大陆女同胞,大部分把头巾戴的狼狈不堪。听伊朗女人说,围巾最好是单色,但材质最好不要是真丝或者薄纱,因为质地太轻,很容易滑脱。

另外一种hijab(黑夹布),是阿拉伯语“遮蔽”的意思,通常是岁数大的女性,或者在比较传统的城市,亦或参观宗教圣地时的穿着。大街小巷都是黑压压的一片,也挺震撼的。

伊朗的热是干热,光燥热但是不怎么出汗,白天穿长袖不会觉得太热,风一吹相当凉快。整个伊朗太阳镜都必备,白天周围没有树阴,阳光晒得眼睛无法睁开。伊朗的公共场所有关于女性着装的提示语:亲爱的姐妹们,你们好比美丽的珍珠,”黑夹布“好比蚌壳,蚌壳越厚实珍珠就越发亮丽!

想去伊朗旅游的女士们,戴上头巾,成为伊朗女性的一份子,也许那会是你在伊朗最难忘的一刻。

食:

伊朗这地方有一种特殊的饮食文化 - “大饼文化”。

或者叫“馕”,硬的、软的、薄的,各式各样。

餐厅的馕是免费的,上菜前有个老大爷来发囊,一般是装在一个塑料袋里,吃完可以再要。吃不完是不是整张再收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早餐就是大饼配以各式各样的果酱,奶酪,黄油,芝麻,和蜂蜜。注意,这里的蜂蜜是这样来serve的,好像直接从蜂箱里拿出来一样。

这里也吃米饭,但他们米饭的做法和我们常见的蒸法不一样。先是正常的煮米饭,煮到一半的时候,要把水都滤出来。然后在锅底铺上土豆片和油,重新倒进去继续煮熟。这种口感估计会急煞咱们江南同胞,又粗又硬,木有水分,盛到盘子里很松散,里面有油和盐的味道,毫无糯的口感。黄色的部分是藏红花水染出来的颜色,顺便说一句,藏红花在伊朗不是啥值钱玩意,都是在香料市场里跟胡椒孜然等调味品在一起卖,作用主要为了上色,算食品添加剂吧。伊朗禁酒,市面上流行一种无醇啤酒,喝起来有点啤酒的味道。

无酒精啤酒在伊朗的超市随处可见。

其实伊朗以前产酒,比如设拉子Shiraz就以出产好葡萄酒闻名天下。伊斯兰革命以后实施禁酒,不过当地人总办法,现在伊朗民众家中经常自己偷着酿酒,但我还是惊讶于普通民众对酒精的开放程度。我在德黑兰街头坐在车里等红灯的功夫,有骑摩托车的伊朗男子敲车窗,跟我司机说了句什么。后来他翻译给我听,原来是骑摩托的看我像外国人,问想不想要啤酒,他可以卖给我。听在伊朗长期工作的中国人说,中石油的餐厅也自己酿酒。

伊朗人爱喝茶,管茶叫做“Chaiyi”,发音和“茶叶”很像,似乎在暗示着伊朗茶文化和中国的渊源。伊朗人喝茶很喜欢放糖,黄糖(因为沾了藏红花泡的水)是直接放在杯子里的,浸泡在茶水中,一点点融化。而方糖则是放在嘴里的,喝的时候,让茶水穿透方糖,带着甜味流进喉咙里。

随时随地各种干果和nuts。跟中国人一样,伊朗人居然也爱嗑瓜子,长途车上每个座位旁都配了垃圾袋,用来装瓜子皮。

伊朗人的午餐和晚餐基本是烤肉加米饭,其实就是kebab,配烤的西红柿和生洋葱。他们做的烤牛肉或鸡肉“烤爸爸”,实际是先把肉剁成馅,拌好作料腌制,再捏成形穿在铁钎上烤出来的,等于是烤肉馅,口感就一般般,不像咱们吃新疆羊肉串那样大快朵颐。在伊朗还真没见过新疆那种大羊肉串,不过洋葱和石榴倒是从波斯传入新疆的,比如新疆人管洋葱叫“皮牙子”,波斯语里就是这样发音的。

伊朗人的作息时间都比较晚,一般晚上九点钟以后才会吃晚餐,各种家庭活动都会安排在傍晚或是晚上。估计因为吃的太晚,所以伊朗人,包括女孩子,胃口都很好,一大盘的鸡腿加米饭一会儿就搞定了,还要吃不少的蔬菜沙拉和甜点。我们这些游客每餐总是剩下米饭和大饼,感觉有点浪费。

伊朗比较有特色的本地餐厅都是在炕上进餐。

伊朗的上等菜当属烤羊排,很嫩且没什么膻味。炖菜也算是伊朗的特色,有道菜叫Dizi,算伊朗版的羊肉泡馍吧。

羊肉和蔬菜在陶罐里炖烂,菜端上来之后,由服务员用一根铁杵吧陶罐里的肉菜捣烂,肉汤倒在旁边的碗里,余下的肉菜捣烂成糊。吃的时候把大饼掰碎,泡在汤里喝,用另外的饼蘸着肉菜糊糊吃。

伊朗也有洋快餐,炸鸡,汉堡,披萨之类,但全都是伊朗本地的牌子。

这家店的汉堡包个头很大,我差点都吃不完。

政府不允许麦当劳、KFC等美国品牌进入伊朗,但伊朗各种山寨西式快餐店比比皆是。比如我就见过Kentucky House,乍一看以为是”肯德基“,再一看其实是”肯德居“。

可口可乐虽然理论上被禁,但还是能找到的,据查一般是通过阿联酋或者中国这些渠道走私来的。

伊朗街头有很多可直接饮用的tap water。

见到不少女士自带一个小茶缸,渴了就直接接水喝,连买瓶装水都省了。

本来伊朗就干燥炎热,当地人吃东西还特喜欢烤。一般就一个素菜,把番茄一切二,也是放在炭火上烤。美丽的红番茄烤成碳,脑补一下。天天这么吃不会上火吗?当地人的理论是正因为热,身体会消耗很多能量去对抗高温,所以他们才需要吃高热量的食物,吃完喝点酸奶和果汁中和一下火气就好了。尝了伊朗流行的藏红花口味的冰激凌,味道一般,比不了Gelato。伊朗的酸奶味道有点怪,但各种新鲜果汁还是很好喝的滴。

伊朗这国家基本没什么叶子菜,蔬菜品种主要是黄瓜、土豆、西红柿、青椒、胡萝卜、包心菜等,绿叶类蔬菜比较少。吃法主要就是凉拌沙拉,或者把番茄青椒烤着吃。没有合适的蔬菜,就靠满大街的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吧。

总而言之食材就那么几样,烹制手段也比较单一,一般旅行者只停留十天半个月的,还是撑得住的,长期在那边的留学生和外派人员,熬的是有点辛苦了,伊朗大街上貌似没看到过中餐馆。

住:

住宿的话,由于里亚尔大幅贬值,建议住高级的,再贵的酒店,封顶基本也就100来美金。德黑兰以商务酒店为主,但因为制裁,来做生意的外国人已经很少,早餐时偶尔看到一些貌似中兴华为之类的出差人员。位于城北富人区的Vali-e Asr Ave.北段和Tajrish广场附近集中了伊朗最好的星级酒店。

德黑兰以外推荐传统宅院,气派兼有民族特色。但是因为制裁,我们常用的一些订房网站均无法搜索预订伊朗房源,最好是用邮件方式通过当地旅行社搞定。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伊朗的卫生纸很厚很硬,即便五星级酒店也是如此,不知是否跟他们如厕完要洗PP有关,太软了一沾水就湿透透了。

行:

伊朗出租车不打表,价格由司机说了算。中国人常去的景区、交通枢纽,黑车司机往往漫天要价。

如果想在伊朗大幅削减你的交通支出,本地打车软件Snapp绝对不可或缺。而Snapp提供的合理的价格可以完全避免被宰的问题。Snapp的定价选用的是一口价模式,也就是说,无论司机怎么绕路,你只需按照叫车时系统给出的价格来支付。抱歉我因为一路包车,偶尔打车,因此没有这款打车软件的实操经验。

伊朗也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不用阿拉伯数字的国家,去伊朗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波斯数字的写法,否则就算用了打车,车开到跟前你都不知道。当然买东西时,看价格也会很费劲。

去伊朗旅游,中国人最喜欢的几种交通方式包括大巴,包车,和飞机几种。因为包车和大巴无缝解决了城市接驳问题,火车因为速度慢票难买,已经慢慢被抛弃。

通过大巴可以方便的往返伊朗主要旅游城市,首选VIP大巴,这种豪华巴士一排3个座位,是柔软的沙发椅,非常宽,座位下面有伸缩踏板供放脚,可以120度躺倒睡觉。价钱便宜不说,还送一堆免费吃喝,简直是“丧心病狂”,总之这种享受在大中华是体验不到的。

如果是集体出游,哪怕只有3个人,我也建议包车,虽然价格比起大巴已经飞上天了,但是绝对在中国游客的承受范围内。按照伊朗现在的汇率水平,包车半天外加会说英语的司机兼导游,应该是40-50美元左右。

伊朗中产阶级虽然貌似家家都有汽车,但大部分都是他们本国的品牌SAIPA。也有不少旧款的伊朗组装的法国标致,但导游说质量还不如本地品牌。马路上跑的中国车占到了5-10%的比例,奇瑞和江淮等国产品牌都在伊朗南方的克尔曼建了组装厂,原来种椰枣的伊朗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当地人还向我咨询,Chery和JAC到底哪个质量好点?反正在伊朗,韩国的起亚现代就算豪车了。

租车广告看到过,但没问过具体价格,估计我也没信心上路。

伊朗人都是车神,出城上了高速基本都是120公里的速度。

在城里也是横冲直撞,不怎么避让行人。停车时也不留足前后距离,不晓得他们是怎么把车挪出来的?一次坐出租车,在一个路口司机一不留神kiss了前车的保险杆,出租车司机自言自语了一通(我猜他说没事没事),前面车里的司机居然都懒得下来检查一下,绿灯一亮直接开走了。年年说要整顿,也不见成效,导游说前些年连交通部长都出车祸撞死了。

伊朗政府把唯一的几架还没淘汰的飞机用在国际航线了,所以安全还算有保障。但国内航班就不好说了,网上很多人都唧唧歪歪说伊朗的飞机不安全,主要是因为受制裁多年,无法进口维修需要的零件,导致飞机老化,所以伊朗的机场一直被笑称老式飞机博物馆。伊朗国内不管什么航空公司,同样线路统一定价。伊朗的国内航线飞机票真的很便宜,40刀可横跨大半个国家。当然敢不敢坐,就见仁见智了。

伊朗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因为这几年并没有什么消息报道,所以概念上可能还停留在快四十年前的两伊战争期间的纷乱。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无外乎会给人们带来两种感受:

一种是亲切的,自然的,似曾相识的;
一种是新鲜的,刺激的,神秘莫测的;

伊朗对于我来说,或许两者都有那么一点儿。就像伊朗女人戴的头巾,虽然是同一块头巾,但带给男人和女人的感受则多半是不同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