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柱的暗恋
黎京张二柱,姓张,这点是无可争议的;二柱,在家行二,上面一个哥哥,大柱,意寓顶梁柱吧,两棵柱子支撑家这根大梁应该是很安稳的了。可惜,大柱参军走了,一走就没回来,随着部队全国南北大串联,很少有时间回来,家这根大梁就由二柱一人顶了起来。二柱是名副其实的老儿子——老来子,来的有点迟,迟到母亲都奔五十了,他才来到世间。在[
阅读全文]
![](https://groups.wenxuecity.com/groups/images/pixel_silver.gif)
迷惑的神话 [编辑][删除][引用]
这个题目显得有点怪怪的。神话可能多少都会带出些许迷惑,因为不迷惑的话,也就失去了神话的神秘了。
说白了,就是不把人侃晕就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神话。
人们一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轻易的进入到神话的世界。很美妙的年纪,很幸福的时光,在恍惚的朦胧中脑海里刻画出童年的记忆。
阅读全文]
涅槃
小芬和树林是在闹红卫兵那年认识的。他们在一所学校,不在一个班,也不在一个年级。小芬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树林是在初中三年级。
小芬和树林的父母都在机关当干部,他们俩的出身全是革命干部,在文化大革命时叫革干子弟,算是根红苗正的好出身,于是刚刚闹红卫兵时他们就加入组织了。
他们是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认识的。据说城外有一家人总在晚上[
阅读全文]
女娲补天他最近总是有以女人为题材写一篇小说的冲动,可是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有一种感觉,他根本写不出来。或者因他执意要勉为其难的去写,将会成为一篇妄谈,也就是胡说八道那类的。他是个男的,这是最关键的,也就注定了他写不出关于女人的故事。女人必须要由女人去写,如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如果是出自男作家的笔,估计给读者第一印象是变态吧,一个男[
阅读全文]
遗痕那天我去小邵家,他头天晚上来电话说家里的屋顶漏雨,要我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一大早离开家,没想到高速公路上堵车,平时二十分钟就可以走到的路,今天居然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按下门铃,站在那里大约三、四分钟也没见有人来开门,以为小邵等不及我上班去了,刚要转身,却听见屋子里传来清晰的脚步声,随后门被打开。门开了,微微开启的门后露出一张陌生[
阅读全文]
![](http://www.smallstation.net/data/attachment/album/201703/21/170642sovst0zvewvlgwzz.jpg)
这次回国整个一电视剧情节,所以称第一季;第二季。本来想要整个七七八八的凑数,后来发现实在太难,最最主要的就是日子不够,前后才三个不完整星期,哪怕是一周一集大概也凑不够七七八八。还是整到哪儿算哪吧,要是最后词穷,大概整到第二季也就偃旗息鼓,自己个儿悄没声的过日子去了。
每次回国都有最后一次的感觉。倒不是因为不想再回,而是每次十几个小[
阅读全文]
读书札记第二部分开始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北岛会给自己这篇文章取名《城门开》。因为到他这篇文章发表时,北京已经没有城门了。如果是讲现在北京的城门开,那这个城门也忒大了,四面八方都是门。从这点看,我真是不能写书评的,因为就连人家给文章起的题目我都不懂,往下还怎么可能评论呢。我还有个毛病,就是看书一般不先看作者序,开篇直奔主题。不喜欢书[
阅读全文]
读书札记
第一部分
所以冠名为札记,只因以前从来不喜看书评,一直以为,不管多好的文艺理论评论家都不可能真的读懂别人写的小说,所以他们的评论也只能代表自己。愤愤然,既然不能全面理解作者写作的初衷,何必还要费心去写那些评论,指导(干扰)旁人的阅读与思考。要不就是作者请人来写书评,意义不在评论者写了什么,而在于借助那些专门靠写书评帮[
阅读全文]
总感觉想写点什么,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也不是没有素材,而是没有灵感。很奇怪,以前我并不认为写字是需要什么灵感之类的,似乎有些虚弥的玩意儿。后来,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却发现自己写不出东西了。也许是因此才不得不承认灵感这东西是存在的,于是就有些沮丧,因为我的灵感消失了。据说这与年纪有关,医学上讲是脑供血不足。中医所谓的气虚。可能是[
阅读全文]
![](http://s16.sinaimg.cn/middle/4a86483cgb98cd6a7379f&690)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名字,52集,很长。我几年里看过三次,确切说,是看过三遍,从头至尾的看完了全部52集。我不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哪年拍摄的,在网上查资料时看到最早是2004年,后来多次看到是2006年。我是2007年在网上发现的。当时我不知道还分电视版和DVD版,我看的是DVD版。王朔的小说在那些年风靡一时,我几乎都看过。其实最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