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5-09-01 03:36:00)
如果政委懂军事,那么还要军事主官干什么?一人双挑齐活,解放军战争年代这种例子多得很,反之,军事主官政治力量很强,也一样。 如果政委不懂军事(战争年代这种人很少),打仗时要不不说话,要不乱插嘴,结果都不会好。 那么,政委的作用实际就不像说的那么大了,只是在不打仗的情形下,政委才有“用武之地”。 后面的回忆录里,看到的好像没有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1)
几坛吵架甚多,没劲,看到一篇啥东西,转来大家看看,在下觉得这些好像才是几坛应该的吧,不做考证,看看而已---转载者夏衍与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由佐尔格1930年初来中国所建立。佐尔格后来由于受“牛兰事件”牵连,为掩饰身份撤离了中国——他后来又赴日本,并在日本建立了世界谍报史上最有名的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其实老余那点在文革的事算不得什么不得了,因为那时他先只是个大学生,毕业后也不过还是个很年轻的人,比他年岁大比他“坏事”(什么是坏事的定义这儿先搁着)做得多的人有的是,为嘛总有人要揪着他呢?表白得太离谱,很多过来人不爽。搞得起劲地扒他当年的什么什么,本来这老余被编年谱就够大劲了,居然专门为他的文革期间编了个年谱,哪年哪月干嘛,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8-20 13:00:07)
最早就是那首郭老大爷作词马反革命作曲的,文革马跑成了反革命,当然少先队也被取缔变成了红卫兵红小兵,也就无所谓队部队歌,不过即便存在,马反作曲的歌唱不唱得另说,郭老大爷作词应该是冒问题的。 等到少先队恢复了,改了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了,这首歌是(哪年我忘了)那部《英雄小八路》的电影插曲,歌曲和少先队的各方面倒也吻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引经据典查这个找那个,鸡其实半夜可叫可不叫,叫是可能的,不叫的鸡肯定也有,所以争是没有意义的。 至于高玉宝宝不宝,就是个政治问题而与他认识多少字是不是他手写的还是口述的没什么关系,。 还有周扒皮把农民喊起来到地里去干不干成活,也不能只算经济账,周扒皮算的是政治账。 喜欢看的,可以经常看,当然不会天天看。 不喜欢看,不看就是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两老师同年从外地某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原先在大学认识而不熟,一成分好为人比较高调,一成分坏处事较为平和,但来校后均十分要求上进,积极争取入党,成分好者必然是培养对象,而成分孬的只能先是考验对象。
文革一开始,两人都和绝大多数老师一样,积极参加,写大字报批判三家村批海瑞罢官,到了6月1号聂元梓大字报后,两位老师均未写本校领导大字报。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8-19 08:34:08)
先给XYZDD道歉一下,浆糊用语不妥。
当不当汉奸不能光看穷富,所谓汉奸者为鬼子作事也,而且这事得是实事。
穷人为吃口饭而跑据点去当个大头兵,到底是否汉奸?见仁见智,关键得看具体干了什么,杀过抗日分子?肯定是汉奸了,朝天放空枪?上阵躲后面?大概不能算吧,至少不该说成是铁杆。
富人为保住自家财产而帮鬼子做事,这里的道道就比穷人多了,传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匆匆兄好像是复旦的吧,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不知何仁兄的记忆有无差异,在下当时虽中学生一枚,但大致情况也知道一点,这个斗鬼在复旦的“正史”里大概就是搬到了造反派头上了--转载者-作者:江帆回想44年前的炎热天气,1966年8月6日一早,突如其来的“斗鬼风”好像是一夜之间就席卷了复旦园。按日期来说,它本应在我保存的文革初期一段日记(发表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8-17 15:47:25)
好些人对文革的解释好像是根据这类官方说法为说法了,其实复杂得多啊,不是那么简单的---转载者庞国义:文革战争亲历者的可贵反思--读李正权《青春从文革战火走过》近来有幸拜读到李正权先生所著回忆录《青春从文革战火走过》(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发行,部分章节曾在《昨天》先期发表),不禁爱不释手,引发众多感悟联想。作为同样从那个时代经历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86]
[187]
[188]
[189]
[19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