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都是些胡同串子,除了嘴带劲之外,别的soso,个个油嘴滑舌,人人有话不知道好好说,一个二个好像都是杠精,特别是庄家老头和三儿。拆开来看看,老庄头及他那几个老哥儿们,哪个知道好好说话?难道北京胡同文化的精髓就是“抬杠”?小一辈的那些有名有姓的角色,除了能掰之外,好像都没什么特殊技能。难怪大院子弟老是把胡同里的当成“小市民”。最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八十年代之前,全国能用上煤气,无论管道还是罐装,或者是天然气的,农村不算,即便大城市,也不多,人们的做饭就得靠煤了,蜂窝煤有很多优点,因此就成了城市人民的主要燃料。为省钱,还有人自己打蜂窝煤,也有地方煤厂的蜂窝煤太拆烂污,对的煤土实在太多,逼得市民找门路买煤自己打蜂窝煤,但总还是有买蜂窝煤的时候。到了八十年代,就有送煤的了,也能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酿酒一定得用粮食,但不是所有粮食酿的酒都好喝。记得在酒厂当知青时,白酒时需要用好几种不同粮食一起发酵的,而糠是一定不能少的。1975年河南那场大水后,很多地方的粮食被淹过,因为小麦刚刚收好不久,那年的小麦还真的时大大的丰收。农场领导舍不得把被水泡锅又有点”味“的麦子丢掉,就叫酒厂设法整来酿白酒,详情时不太记得了,不知道其他粮食的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试验田红薯可以亩产(据说)万斤,打个折八千,换算成毛粮,四斤换一斤,虽然上海卖红薯是一斤粮票可以买六-七斤新鲜红薯,就算四斤,亩产折合正规粮食二千斤,全国的耕地红线是十八亿亩,全部种红薯,可得18(亿)X2000斤=三万六千斤,全国人口十四亿,人均粮食约2500斤!全部都用于早中午三顿饭的话,够了!可是,第一不可能全部吃掉,工业用途饲料等其他不可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完“清平乐”又看了“知否知否”,对北宋王朝又多了一分感慨,联系到巩义宋陵,多一分惆怅。--转载者宋朝建国之初对是否迁都洛阳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不过,力主迁都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同群臣的论战中落于下风,迁都一事就搁置了下来。可搁置并不意味着放弃,虽然明面上不提,私底下赵匡胤还是在暗暗发力。公元964年,赵匡胤将父亲赵弘殷从开封迁葬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节省,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上还是比较节约的,比如原先超市买东西给个塑料袋,拿回家后不会象老外那样再去买个垃圾袋来装好丢掉,而是就把这个塑料袋当成垃圾袋,装好垃圾后再丢,这种方式,其实是很环保的,现在不是很多地方都采取一个塑料袋收五分钱吗?注意这五分政府征收的“环保费”。于是,俺们这代人就尽可能不要超市的塑料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8-23 12:54:18)
运动员搞”体育“运动。商业部门搞”促销“运动。纪检部门搞”反腐“运动。公检法搞”清理“运动。外交部门搞”战狼“运动。宣传部门搞”口号“运动。吃饭部门搞”省饭“运动。大学搞”排名”运动。中小学搞”升学“运动。全国人民一起搞”搞钱“运动。想起四十年前的大学里,正好有个“选人民代表&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说上海市长们不在那儿吃饭的“市长食堂”,设立了“食量监督员”的临时职务,有人随时监看各位吃饭干部的吃饭状况,关键是看有有浪费,当然不是管干部(包不包括市级领导阿拉勿晓得)。相信这个岗位是临时性的,因为谁也不知道需要节省粮食多长时间,反正都是哄鬼,但希望不是搞搞白相相的。地球只有这么大,耕地只有这么多,以前是想想世界上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人不是那么自觉的“东西”,有俩钱骚包显摆的多得很,还有“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没钱也装阔,实际上也有另一种人,自己很俭省但对亲人对朋友很大方。如何才能让上述几类分子把粮食看得比天还大?以致每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也不愿意给别人。其实,如果记忆没有那么差也不是故意为了什么而假装忘记的话,六十余年前确实有过把粮食节省到极致的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查百度得1951年1月在黄泛区复兴局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黄泛区农场。拥有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总人口3.02万人,职工15000人,场属总资产5.4亿元,已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农作物良种繁育、推广基地,果蔬生产、加工、贮藏基地,生猪养殖、出口基地,拥有河南省最大的过磷酸钙生产厂及船舶和化机缸套生产厂。1938年6月,侵华日军占领豫东重镇开封后,大举西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6]
[107]
[108]
[109]
[1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