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纳闷, 不知哪儿的指示, 可以讨论这类不符合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的事情了。
第二, 大多数是隔靴挠痒,没经历过那个日子。
第一个问题, 有没有扛着不去的? 答复是有。
拿上海做例子。
开始时是由学校组织下乡, 就是不去, 学校里反复动员,还是不去,学校不管了, 最后退回街道,这类人不少。
到了街道, 重点就在于你居住的居委会,很多人特别是台湾的人,不了解组织架构,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管着十个区,区管着底下的若干个街道, 街道的领导机关则被称为办事处, 再往下就是居委会了,举例上海第一医学院附近某一片住宅区西木里,上下级组织层次顺序就是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西木里居委会, 不知大家懂了没有。
不能下乡和不肯下乡的学生,被从读书的学校退(也就是推)到所住街道,由最直接的居委会管理,组织政治学习,开会动员下乡, 街道干部一般是不直接参与 动员的,干这活儿的,是你家隔壁张阿姨李大妈之类的人。
动员的力度各街道各居委会差别很大很大,这些张阿姨李大妈们, 往往自己肚子里一包火气,因为大多数自己也有孩子或已下乡,或等着下乡,要她们(大多数是女的)去劝楼上王阿姨楼下赵大妈的子女下乡,拉不下脸皮是一件事,被对方反呛一句你儿子怎么还没去啊!不是很好玩, 所以,力度一般不大, 应景似的较多。
什么样的居委会干部比较起劲呢?
孩子已经在上海工作了的,孩子还小的,几个孩子都已经下了乡的是最狠的,心态大家心里明白。
没有孩子的倒真不敢太努力劝别人家孩子下乡, 指不定就被对方说一句戳到心窝子的话。
二得很的居委会干部也有, 用一句上海话就是碰到赤佬了。
只要没碰上赤佬,扛着不去, 居委会会来了又来, 但只是来说说, 你不去过几天她会再来, 还是那几句话,你去了,等于她烧了高香完成了任务, 你不去,她也只能是过几天再来说几句同样的话, 等到这股风缓一些,上面催上山下乡的压力小了, 多一事就不如少一事了。这不就扛着不去了?
上海这样扛着的人, 基本就在家待着好几年, 一般不会给你分配工作,里弄生产组都不让你去,一直等到毛主席过世,四人帮被抓,松动了,有可能让你去里弄生产组干活,一天多少钱。
确实有扛着不下乡,从1868年在家待到1977年,资本主义教育路线复辟,恢复了高考,考进大学的。
那么比较极端的动员方式呢?
一种,天天一个宣传队十个八个人到你家来办学习班, 毛主席说过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因为上山下乡是一件光荣的喜事, 所以他们会带上一套锣鼓家伙事,就在你家和你们全家一起学习一段毛主席语录,唱几首毛主席语录歌, 然后锣鼓敲起来, 你们家不表态的话, 再来一遍, 二十四小时甚至四十八小时连轴转, 你家有本事熬,邻居也会帮助居委会一起动员了, 否则他们也没办法休息啊!这种情况能顶着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还有一种,居委会和家长单位联系,一起到你家来办学习班,如果是老工人啥的, 单位又比较帮忙, 单位会以各种借口推拖,及可能搞不成,否则单位一来帮忙, 成功率也提高不少, 扛不住的啊!
最有效也是最恶劣的,我知道有一个, 他老爸(因历史问题,虽然是个老工人)当时被关在牛棚里, 大概平时人缘也不太好,单位又比较左,倒没有派锣鼓宣传队到家来,居委会干部带着他到他爸的工厂办学习班,他爸也参加了,后面站几个大汉,工厂革委会级居委会的干部们,照规矩,先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等等一系列套套伙, 然后读那两类语录, 第一类是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等等, 第二类语录就是专门瞄准他老爸的, 比如在阶级社会中....那段,紧接着要他老爸先表态,他老爸还能咋说!?说不好回牛棚一顿胖揍, 就算当场打一顿也不是不可能(上海也有过的专门打老子给子女看的光荣事迹)。
然后要他表态,就算免掉老头的这一顿打,他立刻表态,现在就报名, 明天就去迁户口。
所以单独说扛着不走的人有没有,没有任何意义, 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