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9-10-30 11:05:11)
无货沽空是这样运作的:想象你去一个外国小岛旅游度假。旅馆没有把你的美元兑换成小岛的货币,这个国家反而给了你一台印钱机,并和你达成协议:你可以随便印小岛的货币,在你离开这个国家时再换算。所以你就拿着印钱机,印了无数的钞票,然后用那些钱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没多久,你印的钱就流向了小岛的市场,小岛的货币的价值飞落而下。这样下去,整个货币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最近,网上出现很多谴责“邪恶”的资本主义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经济胡作非为,造成了金融危机和崩溃。还有在麦克·默尔的《资本主义:爱情故事》的记录片中,把资本主义比喻为“恶魔”,呼吁消除资本主义,还宣扬所谓的福利制度下的社会主义,保障人的“吃饭,住房,和看病,休假”,等等权利。这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在政治课上学到的“社会主义最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贝尔,事实上,是投行中唯一没有代表出席会议的,会议名单就像是巴茨尼一塔塔格里亚(教父里的黑手党家族)5家庭的联盟。大通的吉米·戴门(JimmyDimon),高盛的罗伊得·布兰克凡(LloydBlankfein),摩根的吉姆·高蒙(JamesGorman),李门的迪克·佛得(DickFuld),还有那个美林的约翰·森(JohnThain)。还有代表花旗的鲁宾(RobertRubin),黑石集团的斯蒂文·舒沃兹曼(StephenSchwa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共和党游说公司另外一个出席30年纪念派对的宾客是众议员罗伊·布朗特(RoyHunt),来自密苏里州的共和党纪律主席。10年前,像布朗特这样共和党里重要的角色,是不会来参加这个民主党说客的派对的。但在共和党控制了国会后一切都改变了,迫使卡西迪适应共和党的品味。
卡西迪和罗伊·布朗特他最近的举动是雇佣格莱德·哈特里(GreggHartley),一个性格开放,友善的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10-26 10:26:20)

麦特·泰比(MattTaibbi)-滚石杂志记者。因其年初的“高盛–美利坚大泡沫机”文章而引起许多读者注意(我的博文有中文翻译),最近,麦特的最新文章“WallStreet’sNakedSwindle”再一次给大众揭示了华尔街使用的“无货空头”(NakedShortSell)手段,一种欺骗手段,造成了贝尔斯通和李门在短时间内破产。当然,“无货空头”只是华尔街的一种欺诈手法,贝尔和李门的破产还有更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9-10-24 09:23:24)

百分之十的分成者有一个“校友会”的成员来到了天台上的派对,他叫威廉姆·克劳和蒂(WilliamM.Cloherty)。一个脾气暴躁,体型如小型消火栓样的人物,他的一个主意帮助了卡西迪的生意飞涨。克劳和蒂在卡西迪和史劳斯伯格为让·梅耶赢到第一笔拨款时,任职于塔夫斯的行政部。他立刻领悟到卡西迪和史劳斯伯格所做的,可以转变成真正的生意。通过和约翰·希伯尔(JohnSilb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天晚上,看了PBSFrontline最新录制的一个纪录片-《警告》(TheWarning),讲的是90年代中期,她在观察到了上万亿元的场外金融衍生品(OTC),包括“信用违约互换”等的巨大危险,并试图对其警告和实行监管时,却变成了华盛顿最有权力的人物的敌人,她的建议和立案被格林斯潘,萨默斯,鲁宾,及当时的证券委主席李维特联合在国会听证时的联合围剿下被封杀。而最近的10[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昨天,MSNBC报道了政府如何统计失业率,以及“官方”数字如何没有报告实际情况。http://www.msnbc.msn.com/id/33377328/ns/business-personal_finance/政府的数字只是估计得来的。那个数字并没有把可怕的工作市场信息如实地反映出来。而且所有主流媒体只是依赖那个“官方数字”,真正的情况并没有让人看到。为什么政府没有如实报道这个数字?很有可能是政府的统计家们故意把它弄得“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9-10-20 17:57:56)

出道时供职于乔治·麦克高文(GeorgeMcGovern)这个派对的宾客就像是典型的华盛顿明星,到处是以前的,现任的参议员,众议员,及华盛顿的各类名人。但是,那个傍晚有一个故事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那就是杰瑞·卡西迪的不寻常的职业生涯。人群里包括卡西迪在华盛顿的职业生涯中每个阶段的关键人物,像最开始时的麦克高文。这个很久以前就已退休的前参议员,前民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巴菲特为金融衍生品下了最通俗易懂,最准确的定义,称之为“大规模杀伤武器”。虽然他自己也购买,涉及了“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交易,而且如果不是美国政府用纳税人的钱营救了那些“toobigtofail”的金融机构,和保护那些为各类资产进行欺骗性评级公司,诸如穆迪公司,不仅早应该被破产接收,还应该被司法机关起诉,而巴菲特恰恰是其最大的投资人。我在早先一篇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